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竹大車站計畫 鐵道學會盼復舊古蹟、都市再造

2023/9/25 12:3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5日電)「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被列為國家重大建設,新竹市政府今晚舉行「綜合規劃報告」公聽會。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建議,盼能著眼於復舊古蹟與都市再造。

新竹市大車站平台計畫,是採取跨站式平台方式,串聯前後車站,完工後可讓新竹火車站風華再現,更可縫合前後站並翻轉城市軸線。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說明新竹大車站計畫是台灣目前少數真正以縫合行人動線為主的鐵路改建規劃,與日本許多車站使用的跨站平台、站區開發手段相同,讓鐵路兩側真正達到都市平衡發展的經濟效益。

鐵道學會建議,借鏡東京車站透過都市再生計畫復舊古蹟及再開發,以容積移轉取得東京車站復建經費,及維護歷史街區文化景觀,同時創造更有層次感的都市空間環境與商業開發潛力。

鐵道學會指出,新竹車站是台灣最古老的現役站房,啟用於1913年,由日治時期著名建築師松崎萬長設計,為國定古蹟,2013年與同年滿100歲的紐約中央車站結為姊妹車站,2014年12月與年滿100歲的東京車站締結姊妹車站,顯見新竹車站在國定古蹟的重要地位。

鐵道學會認為,「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以保存美麗莊嚴的新竹火車站為宗旨,利用日本各車站善用的車站平台手法,串聯前後站開發基地,不僅達成前後站再生開發基地的整合連通,更串聯週邊步行空間,形成步行城市的核心交通節點及商業發展帶,這將是新竹車站地區更新發展的關鍵元素:便捷舒適流動的人行環境。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針對近期部分輿論認為新竹大車站計畫經費昂貴,卻不能縫合鐵路兩側發展,提議以更高的經費進行鐵路高架化、地下化。鐵道學會指出,這樣的說法忽視了鐵路建設中以人為本規劃的重要性,現行大車站方案能夠讓真正使用鐵路、於車站停留的人流增加;重新進行鐵路高架化、地下化的評估不僅將花上數倍經費與時間,也不見得能達成都市縫合的目標。

鐵道學會期待「新竹大車站平台計畫」能夠加速達成,翻轉國人對於鐵路二側都市縫合的想像,不用花數百億搬鐵路軌道,不用拆陸橋、填地下道,只要專注在車站週邊再開發發展、創造舒適流動的人行環境,就可以縫合都市發展,創造嶄新的都市風貌及舊城區的轉型。(編輯:李亨山)11209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