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松山機場鳥擊曾罕見大型鳥豆雁 台虎飛機一次撞2隻

2023/9/12 19: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2日電)民航局統計,全台機場每年發生的鳥擊事件約百餘件,主要都是中小型鳥類,民國110年10月在松山機場首次見到大型鳥種「豆雁」,台灣虎航飛機一次撞上2隻,引擎受損。

民航局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明為強化鳥擊防制,正規劃建置鳥擊防制資訊系統,全面取代紙本作業,並建立大數據資料庫,年底正式上線。相較於過去的紙本作業,線上系統具有精確即時的特性,各機場防制人員可互相共享資訊與借鏡,加速鳥擊防制資訊流通與透明化。

民航局統計,全台民用或軍民合用的機場,每年鳥擊約百餘件,以111年為例,17座機場共發生101件鳥擊,以桃園國際機場22件最多,其次是松山機場及高雄機場各17件。

民航局指出,目前台灣的機場出現鳥擊較多的鳥種,多半是中小型,包括:家燕、麻雀、鴿子、八哥、夜鶯等,但110年10月,在松山機場首次出現來自北方的大型鳥「豆雁」。

豆雁共5亞種,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度冬區包括歐洲南部及亞洲東部朝鮮半島、中國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間或河囗地區、東南部沿海等地。

根據民航局的紀錄,110年10月松山機場發生的鳥擊事件,是首次見到大型鳥種「豆雁」,研判是為了過冬,由西伯利亞往南遷徙的途中迷路來到松山機場,一架由台灣虎航租給華信航空的飛機,在降落機場時不幸遭遇鳥擊,而且罕見一次2隻。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灣虎航表示,這起鳥擊事件發生在110年10月17日,造成發動機(引擎)進氣導片受損,飛機必須檢修,無法執行原訂的飛航任務,營運受影響。

民航局航站管理小組組長黃武強指出,多數鳥擊發生於航機起降階段,對航空器易有危害,為減少鳥類於機場內或機場周遭的活動,每天定時及不定時由航務員巡場驅鳥,主要採用電子炮、喇叭、大龍炮、雙層鳥網等方式,並透過環境控制,例如除草,減少鳥類在機場停留的機會。(編輯:張雅淨)11209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