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成大開發RNA藥物 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修復

2023/6/29 11:37(6/29 12: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立成功大學團隊透過動物實驗,成功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RNA奈米藥物,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自我修復。(成功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2年6月29日
國立成功大學團隊透過動物實驗,成功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RNA奈米藥物,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自我修復。(成功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2年6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9日電)RNA(核糖核酸)藥物是生物醫學研究領域新星,國立成功大學團隊透過動物實驗,成功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RNA奈米藥物,有效阻斷惡性腦癌基因自我修復,增強放射線治療成效。

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教授楊閎蔚研究團隊和跨校、跨領域團隊,開發出以噬菌體為載體,運輸「干擾RNA」以降低或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的RNA奈米藥物,透過動物實驗有效阻斷惡性腦癌(膠質母細胞瘤)基因自我修復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期刊,並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

成大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大腦內有「血腦屏障」保護,傳統藥物分子很難穿透,膠質母細胞瘤又有很強大的基因修復能力,造成腦癌治療效果極不理想;但隨著生醫技術發展,將奈米粒子當成載具,攜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可望提高治療成效。

楊閎蔚表示,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將奈米RNA藥物,透過「對流增強輸送」方法,直接遞送至惡性腦瘤中,克服血腦屏障。結果顯示,藥物降低腫瘤內EGFR和IKKα兩種基因表現,抑制惡性腦瘤細胞DNA修復的轉錄因子NF-kB,成功阻斷腫瘤細胞DNA修復。

團隊又對接受RNA奈米藥物後的惡性腦瘤小鼠照射低劑量X射線,小鼠中位存活時間超過60天。僅照射X射線的惡性腦瘤小鼠,中位存活天數只有31天。同時與使用臨床化療藥卡鉑結合X射線治療的惡性腦瘤小鼠中位存活天數相比,也提升20%效果且副作用更小。

楊閎蔚說,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細胞自動生成所需RNA並直接封裝在噬菌體內部,一步到位的做法,大幅提升RNA穩定性與效率及降低成本,不同於做法繁複、成本高及穩定性不佳的傳統RNA奈米藥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成大表示,這項跨校及跨領域團隊,整合成功大學、林口長庚醫院、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成大博士後研究員龎浩翰、博士後研究員李南熺、博士候選人許盈培、林口長庚醫院醫師魏國珍、陳品元、博士後研究員黃瓊瑩,研究時間長達4年。

ACS Nano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行,是奈米、奈米製造技術與奈米科學領域的頂尖期刊。(編輯:陳清芳)11206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