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邁向淨零碳排 跨黨派立委籲2026碳稅入法

2022/12/27 11:48(12/27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27日舉行記者會,黨團總召邱顯智(左)、幹事長王婉諭(中)、副總召陳椒華(右)就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呼籲各部會權責分工應明確列明,也需保留碳稅的選項等。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1年12月27日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27日舉行記者會,黨團總召邱顯智(左)、幹事長王婉諭(中)、副總召陳椒華(右)就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呼籲各部會權責分工應明確列明,也需保留碳稅的選項等。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1年12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范正祥台北27日電)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受關注,台灣民眾黨立委賴香伶、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將碳稅明確寫入條文,自2026年開徵,「2026碳稅日出、2050淨零碳排」。

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進度進入朝野協商,賴香伶、陳椒華、林奕華於立法院召開聯合記者會,並邀請來自經濟、財政、法律、氣候變遷等領域的學者與談。

賴香伶表示,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加劇,將淨零碳排目標入法或準備入法,已經是國際趨勢。她呼籲,氣候變遷因應法應訂定減排時程,能源稅費要明確入法。

陳椒華指出,氣候變遷因應法應該要保留碳稅的選項,因為長期而言,過去兩次全國能源會議,各界對於碳稅或能源稅是有共識。

她也建議,氣候變遷因應法基金管理的組成要入法,並確保兩個原則,包括專家學者與民間團體應該要占 2/3,以及公民參與和資訊公開的設計。

林奕華說,未來應將開徵碳稅所得到的收入,用來做全國減碳、環境教育、碳捕捉計畫以及公正轉型,照顧受環境影響的產業勞工與因開徵碳稅而受到影響的民眾。

她也主張,稅、費併行,除了中央開徵碳稅外,地方政府更可以因應自己對產業的需求與規劃開徵碳費,落實地方自治精神。

包括中研院經濟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在內的幾位與會學者主張,碳稅稅收必須用於溫室氣體減排、調適用途,以及提升當代與跨世代公平正義的公益用途。

另外,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天也召開記者會,針對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呼籲各部會權責分工應明確列明,也需保留碳稅的選項等。

時代力量黨團幹事長王婉諭表示,氣候變遷因應法應將主辦、協辦機關的權責劃分明確入法;因應氣候變遷,亟需跨部會共同行動,才可達成2050淨零目標。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呼籲,訂定氣候變遷因應法,將短、中、長期的減碳目標訂入法律,並且透過課責的機制,確保政府必須達成目標,再加上碳稅費、碳交易等政策工具,讓企業界也投入減碳行動。(編輯:趙蔚蘭)11112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