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南水雉調查數量增 鳥友憂水情不佳衝擊棲地

2022/12/4 17:47(12/4 18: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2台南冬季水雉數量調查4日進行,共有111名調查員投入,最後共記錄到2603隻水雉,較前一年同期增加351隻。(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1年12月4日
2022台南冬季水雉數量調查4日進行,共有111名調查員投入,最後共記錄到2603隻水雉,較前一年同期增加351隻。(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1年12月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4日電)台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發起「菱角鳥大調查」今年進入第8年,今天共有111名調查員投入,記錄2603隻水雉,較去年同期增加351隻,但鳥友也憂心台南水情不佳可能影響棲地環境。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告訴中央社記者,台南是水雉主要分布區域,為了解繁殖季及繁殖季過後水雉族群數量,分別在夏季及冬季進行台南水雉數量調查,2015年起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議,將冬季水雉調查發展為公民科學調查方式,固定在12月的第一個星期日進行。

李文珍表示,今年的菱角鳥大調查於今天進行,共有36組、111名調查員參與,調查員有來自各地的鳥友及嘉義大學、台南大學、成功大學與屏東科技大學學生,於日出後分別至個別樣區中可能有水雉的區域進行調查,中午11時前結束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帶回園區。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李文珍說明,此次調查共發現2603隻,園區所在的官田區仍是台南水雉族群主要分布區域,約有8成是在官田區被記錄,其他如安定、白河、下營、六甲、麻豆、鹽水、新營、柳營、歸仁、山上,也持續有水雉記錄,今年各地族群數量幾乎都有增加,期許未來水雉族群能從官田區向外擴散至各地。

李文珍指出,台南水雉族群數量雖呈正向成長,但台南水情不佳可能影響水雉分布,許多調查員在回報資料時表示,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水稻田與旱地變多,僅存殘菱的菱角田或剛插秧的水稻田仍是水雉最喜愛的棲息地,若菱角田等有水環境逐漸減少,勢必對水雉族群造成影響。(編輯:陳仁華)1111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