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部10多歲女童發燒5天 確診副傷寒感染源不明

2022/11/29 18:06(11/29 18: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衛福部疾管署29日公布1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個案目前已出院,但社區感染源仍待釐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衛福部疾管署29日公布1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個案目前已出院,但社區感染源仍待釐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1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為北部10多歲本國籍女童,個案持續反覆發燒5天,數度就醫才確診感染副傷寒,目前已出院,但社區感染源不明,仍待釐清。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天傍晚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這名10多歲女童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11月1日發燒,11月2日就醫,後因持續反覆發燒再於11月5日及11月7日就醫,經收治住院使用抗生素治療,於11月10日症狀緩解出院,目前已無症狀。

莊人祥說,女童反覆發燒多天,但並沒有其他症狀,直到11月25日因檢驗出副傷寒桿菌(S. paratyphi A)通報後確診,同住家人及同班同學皆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疫情調查並啟動相關防治措施,並安排個案同住家人採集糞便檢體送驗。

莊人祥表示,衛生單位嘗試進行疫調.但今年至11月27日6名副傷寒

副傷寒小百科

副傷寒是由副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

  • 症狀: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瀉、咳嗽、相對性心律減慢或身軀出現紅疹等,潛伏期通常為1至10天。
  • 傳染途徑:因食入被患者、帶菌者糞便或尿所污染之食物、飲水而傳染。另外,蒼蠅可能散布病菌於食品中,為傳播媒介之一。
  • 預防措施:確實洗手、食物應充分煮熟,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資料來源:衛福部

看更多
關閉
確定病例均為本土病例,個案之間都沒有流行病學上的關聯性,其中2人居住同縣市,其餘4人分布其他縣市,北中南都有,年齡介於10多歲至40多歲,發病期間為10月5例,11月1例,研判皆為零星個案。

莊人祥說,台灣近10年每年副傷寒少於10例,境外移入個案佔64%,今年本土累計病例數高已於2018至2021年,2018至2021年本土累積病例數分別為1、3、0、1例,提醒民眾、醫療人員提高警覺,不吃生食,食物應充分煮熟,烹調及製備過程亦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副傷寒是第2類法定傳染病,是由副傷寒桿菌引起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為1至10天,可傳染期為1至2週,主要透過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或尿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傳播,常見的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腹瀉、咳嗽、相對性心律減慢或身軀出現紅疹等。(編輯:陳清芳)11111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