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打卡新點 鷹揚墾丁景裝置藝術開展

2022/9/6 15:01(9/6 16: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每年秋天,「國慶鳥」灰面鵟鷹造訪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大灣辦理「道法自然  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邀民眾在賞鷹同時,也深入體驗恆春的文化藝術。(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  111年9月6日
每年秋天,「國慶鳥」灰面鵟鷹造訪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大灣辦理「道法自然 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邀民眾在賞鷹同時,也深入體驗恆春的文化藝術。(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 111年9月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屏東縣6日電)配合每年秋天,「國慶鳥」灰面鵟鷹造訪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大灣辦理「道法自然 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今天開展,盼民眾在賞鷹同時,深入體驗恆春的文化藝術。

每年秋天,恆春半島最大生態盛事之一就是迎接「國慶鳥」灰面鵟鷹的到來,當群鷹在墾丁天空翱翔之際,吸引許多喜好猛禽生態同好與遊客觀賞一年一度壯觀盛事。

墾管處長林文和出席開幕式表示,為了讓旅客有別以往方式體驗琅嶠鷹季活動,今年與恆春在地藝術工作者─王明堂團隊合作,以「鷹揚」的諧音「陰陽」為發想、引用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奧義為地景藝術創作主題。

這個藝術創作設置在在墾丁大灣草坪,林文和表示,這代表恆春半島人文、生態與環境教育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以遵循自然風調雨順概念,提供不同於以往的賞鷹經驗,讓來訪民眾除了拍照打卡,也能親近並了解自然,從而認識並學習到保護自然、環境永續重要。

在作品「鷹揚」現場可感受到鷹揚天際,可從不同角度來欣賞各種鷹姿。另外,也結合其他恆春半島生物作為作品靈感,象徵著定居於此的生物歡迎來自遠方的飛行朋友,並透過在地物產、植物等作為創作素材,透過藝術家之眼,將在地特色、環境教育等元素融合成動人地景藝術品。

在眾人眼前20隻鷹齊飛天際,墾管處說,象徵琅嶠鷹季系列活動啟動,也象徵帶動所有事物起飛。2022琅嶠鷹季「道法自然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活動展到10月31日。墾管處也提醒民眾參觀時不要攀爬、破壞、遠離煙火,以維護藝術品品質。(編輯:孫承武)1110906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大灣辦理「道法自然  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6日開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  111年9月6日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大灣辦理「道法自然 鷹揚墾丁」地景裝置藝術展,6日開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中央社 111年9月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