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國高中「九宮格」防疫假 教育團體盼從寬認定

2022/5/7 18: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7日電)教育部今天宣布停課標準8日起調整,國高中不再全班停課,改採確診者座位「九宮格」同學放3天防疫假,教師、學生團體都擔心會有許多疑義,希望能授權各校從寬認定。

因應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展,教育部今天宣布8日起取消原「全校1/3或10班以上班級有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得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規定,改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國小、幼兒園階段仍是確診者全班停課3天;國中、高中階段則改是確診者座位「九宮格」同學放3天防疫假,不再全班停課。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接受中央社電訪表示,停課標準尊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專業判斷,但關鍵是各校實施時,可能會因縣市、學校、家長的不同解讀,而產生紛爭。

侯俊良表示,原本是有人確診就全班停課,學校可能覺得比較簡單,新制需要再另外認定「九宮格」,且學生如果有跑班、社團等,還要再花時間去認定,恐怕會增加更多工作量。

侯俊良說,教育現場其實分兩派,「清零派」很緊張,另一些人則可接受「與病毒共存」,學校同時要面對兩派的學生、家長,一定還是有很多疑義,建議教育部提供清楚的QA(問與答)讓各校參考。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今天透過媒體聯繫群組發出聲明指出,新的停課標準宣布後,短短2小時內就有1500多名學生在青民協貼文下留言,表達擔憂與不滿。多數學生認為「九宮格」的措施,忽略學生下課、吃飯移動座位時產生的風險,尤其國中教育會考、大學甄選即將到來,新的停課標準可能使染疫風險大增。

青民協也呼籲,防疫假應該要「從寬認定」,學生即便沒坐在「九宮格」內,但與確診者密切接觸即可請假。如果班上太多人受影響,可採線上、實體同步的「混成教學」,避免學習權益受損。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今天下午接受媒體聯訪指出,疫情以來,第一線教師非常辛苦,近期還要分擔衛生單位量能不足的地方,教育部一直非常感謝。這一次的防疫規定改變,以確診個案為核心,國高中的防疫假,不涉及指揮中心所定的居隔定義。另外,學校要做的「類疫調」工作減少,負擔相對應會減輕。

廖興國也提到,國高中「九宮格」內放防疫假的學生,是比照事、病假的概念,不用做線上學習,第4天快篩陰性就能上課。

對於青民協呼籲「從寬認定」防疫假,教育部今天稍晚以文字回覆媒體指出,各地區疫情狀況、各家庭面臨的問題差異很大,學生、家長基於防疫目的想請假,學校可個案認定並給予防疫假,不納入學生個人出缺勤紀錄,也不會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編輯:陳政偉)11105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