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探究螢火蟲 那瑪夏國中奪創校首次高市科學獎

2022/4/30 15:24(4/30 16: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高雄30日電)以在地無螫蜂、螢火蟲為研究對象,那瑪夏國中創校26年以來,今年首次參加高雄市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展獲多個獎項,也讓更多人看見偏鄉學生探究科學的能力。

依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這2件生物科探究作品,分別獲得第2名、第3名與團隊合作獎,並勇奪國中組團體第3名。依校方網站資料,學校7到9年級各只有2個班,學生人數62人,大都為布農族及鄒族後裔,少數為排灣族、漢族等族群。

第2名作品「膠學相長」針對無螫蜂族群研究。無蟄蜂是絕佳傳粉者,但它們對環境要求相當嚴格,包括沒有農藥、有足夠花粉植物,以及有足夠膠源植物等。實驗目的是以物聯網的設備檢測無蟄蜂在那瑪夏、阿里山的活動週期,包括出巢、入巢次數與採集花粉、蜂膠的次數,並取得環境因子,包括溫度、濕度、氣壓與風速等,是否與活動有所相關聯性。

新聞稿指出,研究後發現,無蟄蜂的活動,以及採集食物是以溫度、濕度為主要重要因子。其中,季節性活動高峰為夏季,也發現南部山區的森林環境,十分適合無蟄蜂復育,以及採集花粉、蜂膠等,適合發展相關環境與友善農業。

第3名作品「閃閃螢火蟲」則是針對黑翅螢族群研究。那瑪夏有乾淨的水源與自然資源,孕育許多種類螢火蟲。其中,數量最多的為黑翅螢,美麗閃爍行為也成為那瑪夏重要觀光資源,惟部落長輩總是依自身經驗表示溫度與濕氣要夠了黑翅螢才會出來。

但在賞螢規劃期間並無法每年都如此準確,因此那瑪夏國中學生展開為時1年研究,他們使用螢火蟲族群計量系統,來監測農地裡黑翅螢族群與環境因子,並且利用軟體計算監測影片中黑翅螢的光點數。

最後從中發現黑翅螢最多的期間為3月底,且晚間7時至8時為高峰期;溫度16.5度、濕度88%為最適合黑翅螢條件;大氣壓力越高,黑翅螢數量越少。研究結果提供作為未來那瑪夏賞螢規劃,以及維持生態保育平衡。(編輯:孫承武)11104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