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學者建議防疫避輕救重 以致死率為預警值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3日電)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針對Omicron提出「避輕救重」的防疫新思維,將致死率作為重要預警值,並以提升追加劑施打為目標,降低感染、重症及死亡風險。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提出「避輕救重」的防疫新思維。
陳秀熙指出,Delta變種病毒(最早在印度發現)於去年7至12月造成約147萬個案死亡,致死率14‰;以Omicron特性及流行趨勢估算,今年1至6月預估會產生135萬個案死亡,致死率3.4‰,兩個時期死亡數目很接近。
由於Omicron快速且多元傳播力,陳秀熙提到,如果確診感染人數太多,且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就會增加重症人數,因此建議針對Omicron採取以減少死亡為目標的「避輕救重」防疫措施,將致死率作為重要的預警值。
陳秀熙認為,提倡「避輕救重」的防疫新思維,須以提升追加劑施打為目標,降低感染、重症及死亡風險;依台灣疫苗施打及感染情形分析,結果顯示施打第3劑疫苗的預防感染效益可達56.2%,且年輕人施打第3劑的效益(62.5%)比老年人(45.5%)更明顯。
觀察確診病人的Ct值隨隔離時間的變化,陳秀熙表示,施打第3劑疫苗者的病毒量下降速度比未施打第3劑者更快;施打第3劑疫苗者在感染後5天,Ct值大於25(傳染力極低)的比率高達98%,未施打第3劑者需到第10天才能達到同樣標準,因此建議已施打追加劑的輕症個案,確診後隔離時間可縮短至5天,未施打追加劑者則應維持10天隔離期。
陳秀熙指出,施打第3劑疫苗還能有效降低確診後重症及死亡風險,以國外資料推估,未施打疫苗者發生重症及死亡風險約12.3%、完整施打基礎劑疫苗者風險為3.1%、施打追加劑後風險下降至0.6%;施打基礎劑者比未施打疫苗者可下降75%重症及死亡風險,施打追加劑者比施打基礎劑者可下降81%重症及死亡風險。
針對「避輕救重」Omicron防疫新思維,陳秀熙認為,主要強調「維持新常態」及「有效控制疫情」兩者間的平衡,期望未來Omicron走向社區流感化且民眾逐漸適應後,可藉由取得口服藥物及次世代疫苗,進行全面境外解封。(編輯:張雅淨)1110413
- 2022/04/18 14:02
- 2022/04/18 13:32
- 2022/04/18 11:29
- 2022/04/18 09:29
- 2022/04/18 08:18
- 2022/04/16 15: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