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官田菱雉菱上市 盼循老鷹紅豆模式創雙贏

2022/2/1 11:04(2/1 13: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1日電)台南市官田區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設立後,扮演水雉復育重要推手,但能保護的水雉數量有限,園區推出「官田菱雉菱」品牌行銷農產,盼循屏東「老鷹紅豆」成功經驗,提高農民收益,也能給水雉更多棲息空間。

在官田種植菱角超過30年的農民林丙火約11年前與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人員接觸,從那個時候開始才對水雉生態有初步認知,同時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開始推展綠色保育標章,以保護水雉為標的招募契作農民,林丙火便成為投入友善耕作行列的第一人。

林丙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從慣行農法改為友善耕作的前8年幾乎沒有賺錢,有時還會賠本,曾被人笑是傻瓜,也曾在收成不佳時懷疑過自己的決定,但仔細想想,友善耕作只不過是回到以前沒有農藥、化學肥料的時代,種出來的作物更安全、健康,這是正確的方向,還是堅持下去。

他說,符合綠色保育標章要求的耕作方式為不施化學合成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或天然但有害環境、傷害物種的資材,並提供生物覓食、棲息的友善環境,朝向農田生物多樣性的目標。

林丙火說,每一種出現在田間的生物都有作用,控制生態平衡才能讓農作物生長得好,付出的心力和成本大約是以前採用慣行農法的3倍,但現在不只會有水雉築巢繁殖,其他鳥類也來了,整個田區能看到10多種動物出現,上演許多令人感動的生態景觀,對他來說,現在的田間滿是寶物。

林丙火表示,慢慢從失敗中摸索,並不斷尋找資源進修、學習,生產步入正軌,但也發現銷售通路很重要,消費者若不能了解產品差異性,價格高出許多的友善耕作農產品,在市場上很難與慣行農法的產品競爭。

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園區從2015年起協助推廣友善耕作農產品給社會大眾、企業與學校,鼓勵以購買友善耕作農產的實際行動,關心生態並理解農業與生態間的關係,不僅支持農民,也照顧自己的健康,近年更以綠色保育標章品牌「官田菱雉菱」與全聯福利中心合作,推出菱角相關商品。

李文珍表示,希望「官田菱雉菱」可以循屏東「老鷹紅豆」成功經驗,爭取消費者認同友善耕作理念,也了解吃菱角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保育水雉,也是為保留已傳承百年的菱角產業文化。

她說,台南官田一帶菱角農人口老化,而菱角採收又需要大量人力,栽種面積有逐年縮小趨勢,如果建立品牌加強行銷,再加強開發副產品,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吸引年輕人回流,大家一起重新定義菱角產業的價值觀,讓傳承百年的文化地景得以延續,也可讓水雉擁有更多適合棲息、繁殖的環境。(編輯:孫承武)11102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