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農業生態編近140億預算 非基期年農地擬補償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5日電)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宣布,未來的農業部不僅主管農業生產,還要推動環境功能;為推動以農地利用發揮生態功能,明年預算將增至逼近140億元,規劃非基期年農地農用也補償。
陳吉仲今天出席「2021年農業生態系服務研討會」,做出以上表示。
陳吉仲指出,農業不僅是農業生產,還有生態功能,以民國109年為例,農業生產產值約新台幣388億元,景觀、生態、糧食安全及文化價值等合計則逾2000億元。
針對以上,他說,政府組織改造規劃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農業部組織法」草案,內文即明定農業部的設置目的不僅主管農業生產,還有環境功能。
陳吉仲表示,現階段農委會也著手推動「以農地利用建構台灣農業生態系政策」,農地上具有生態服務功能就給予補償,給付對象包含3類,相關年度預算原本為1年70多億元,今年已增至百億元,明年趨近140億元。
對象共計3種,對象之一,利用農地生產農產品,產生生態環境效果,例如水稻田涵養了全台7成5地下水,從109年起針對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的農牧用地種植農糧作物,每公頃給付1萬元,一年兩期水稻共給付30、40億元,明年基期年之外農地也規劃適用,支出將增40億元。
對象之二,同時兼具生態農產品和生態環境效果者,例如農委會林務局在108到109年試辦的友善石虎生態給付,今年擴大推動,依不同項目給付金額自2000元至7萬元不等,第一階段由苗栗、南投等9個縣市參與。陳吉仲說,未來還將包含保育原生植物。
對象之三,直接生產生態環境效果者,例如平地造林。陳吉仲說,不會只有這1萬3000多公頃的平地造林,還計畫將屏東潮州的伏流水引進林後四林,將台糖約一、兩千公頃的地經營成具有碳匯功能的濕地。
陳吉仲說,推動農業生態價值的重點是先依照國土計畫法劃設出國土保育區,因為誰也不敢動它,另一大重點是劃設出農業發展區,但目前內政部核定各地方政府劃設出來的5類農業發展地區約114.9萬公頃,看數字不準,因為實況有可能是貧瘠的地才劃入。
陳吉仲說,加上農地價格上漲,因此他認為農委會必須透過各種措施推動,讓從農所獲得的各種收益、回饋等總計超出地價,才能真正落實農業發展區的劃設。(編輯:張雅淨)11011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