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中首個原民狩獵協會成立 共管野生動物資源

2021/9/5 18:45(9/5 19: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5日電)台中市第一個原住民族獵人專屬的協會「巴幸部落狩獵文化協會」4日成立,32名取得狩獵證的獵人,宣示遵照狩獵自主管理公約的規範狩獵,永續經營野生動物資源。

台中市第一個原住民族獵人專屬的協會「台中市巴幸部落狩獵文化協會」成立,以泰雅語中南勢部落的音譯「巴幸(Pasing)」為名。東勢林區管理處長張弘毅頒發狩獵證給協會獵人代表。

東勢林區管理處今天表示,106年起與台中市和平區的泰雅族獵人們合作共管野生動物資源,雙方不斷的溝通、協助依法申請狩獵、踏查部落獵區、了解傳統領域與狩獵路線,架設自動相機監測狩獵動物的族群波動,搭配獵人的狩獵量回報等,逐步讓部落的狩獵文化與規範制度化。

為保育瀕危物種,部落自訂狩獵公約禁止獵捕瀕危動物,將狩獵活動及獵具分區分級分季節管制,配合林管處的黑熊通報機制,如有發現瀕危物種需要救傷,第一時間會通知林管處。如109年東卯山黑熊救援行動時,南勢部落的獵人第一時間協助救援工作。

張弘毅表示,南勢部落肩負著示範部落的責任,讓大家看見部落可與林管處共管野生動物資源,原住民獵人非外界想像,對野生動物無止盡的捕獵,在永續利用理念下,保護瀕危物種、不濫捕、配合政府推廣的獵具政策、巡護傳統領域,甚至協助公部門架設自動相機、回報狩獵量來回饋傳統領域的野生動物資訊。

台中市巴幸部落狩獵文化協會後續將舉行培訓課程,包含狩獵文化、獵槍安全、狩獵相關法律規範、瀕危物種保育知識等,培力獵人們的知識,希望將狩獵文化傳承給部落年輕人。(編輯:李錫璋)11009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