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因應氣候變遷 彭啟明:台灣缺上位法案可遵從

2021/8/11 15:2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1日電)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認為,目前台灣缺乏上位的公開平台和法案,能讓各界遵從;應有遠大的目標,想辦法去達到,但國內是先射箭再畫靶,能力到哪裡才設目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於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6次評估報告(IPCC AR6)-第一工作小組報告的最終版草案(final draft of WGI AR6)。針對報告,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今天中午舉辦「全球氣候變遷科學報告線上專家對談」。

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今天表示,其實今天也算是莫拉克風災12週年,當年風災期間是2009年8月6日至11日,當時因風災後建造的高雄明霸克露橋卻也在日前豪雨中沖垮,「經過12年台灣到底改變多少」。

彭啟明認為,面對氣候變遷,台灣仍然是書面報告比較多,沒有一個公開平台能讓各界採用;台灣的防災、防疫很好,因為有災害防救法、傳染病防治法,都是921地震、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後訂定;就是需要一個「氣候陳時中」,在上位有一個團體的決策,民間、政府各部門都會配合。

彭啟明直言「不期待環保署的位階能做到」,雖然台灣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溫管法),但氣候變遷的衝擊更大,需要跨部會整合資源,都需要更上位的法案才能做得到,而溫管法的位階太低。

彭啟明指出,國際能源總署所規畫未來淨零碳排的路徑,2050產生自太陽能光電與風力的再生能源要占70%左右,在台灣很難想像;相對於國際,台灣深度減碳藍圖的動作還是比較慢一點;應先有很遠大的目標,再想辦法去達到,國內是先射箭再畫靶,能力到哪裡才設目標。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執行長許晃雄今天表示,IPCC AR6報告算是過去研究的結論,台灣氣候變遷調適方案執行了10幾年,過去作法可以再改善的是,經常有太多的行動,但其中卻沒有背後的資訊、知識。

許晃雄舉例,就算要求每縣市提出綱領,但是否能否提供未來洪水、乾旱的資訊,沒有資訊就沒有能力做政策規畫,同時也需要再強化氣候變遷衝擊的知識。

許晃雄說,2050淨零的目標,是因為關切到未來淨零碳排對經濟貿易有很大的影響,是來自國際廠商對台灣廠商的要求,這些都是經濟誘因,不是環境、天氣的誘因;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改變,不趁現在創造契機,會錯失很多機會。(編輯:陳政偉)11008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