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翻轉汐止淹水印象 文史生態專書走讀故鄉

2020/12/15 18:51(12/15 19: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5日電)新北市「汐止文史生態區域課程」專書今天發表,透過生態踏查及戶外教育,讓學生瞭解生活的拱北殿古剎、戲劇「通靈少女」的濟德宮,透過閱讀與走讀文化遺產,探索故鄉之美。

市府教育局今天在汐止國小演藝廳發表新北市「汐止文史生態區域課程」專書,汐止國小校長王俊杰表示,動員汐止地區16所學校,近30位編輯人員及文史專家協助,透過實地走讀踏查,為在地的史觀提供不同的方向。

以往的汐止無論是實質上或印象中,被認為是容易淹水的生活聚落;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透過文史書籍的記錄與觀察,象徵汐止地區的歷史文化,藉交通與河川整治、科技城的蛻變,展望未來無限可能。

汐止區公所表示,早在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於基隆河北岸建立聚落,開始開發汐止,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統治,清領時期於1808年設官治理,當地稱為水返腳。日治時期於1920年,日本人將水返腳改名為汐止,今年屆滿100年。

「走讀水返腳、汐說山河戀」專書開發6條走讀路線:汐止老街尋古厝、大尖山尋幽訪勝、基隆河生命探源、社后藝文工商城、拱北古剎賞名湖、汐平羅扇撲流螢。

書中還記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牧師於1882年創立水返腳教會的歷史。馬偕博士後來在台灣的徒步旅行佈道、醫療志業、教育志業,甚至前進淡蘭古道至宜蘭傳教,都與水返腳有密切關係。

書中走讀的汐止老街路線,濟德宮媽祖廟主祀的媽祖,是新北罕見手腳都能移動的軟身神尊,配祀的千里眼與順風耳膚色、姿勢都有別於傳統,戲劇「通靈少女」取景拍攝後一炮而紅。

汐止還有茄苳瀑布秘境,三層水瀑加上充沛水量,水質清澈夢幻。大尖山秀峰瀑布,適合全家體驗芬多精。專書可做在地中小學生的補充教材,閱讀汐止文史、探索新北之美。

張明文表示,這是教育局出版第15本文史生態系列專書,有別於一般記錄在地文史的手札,著重生態踏查及戶外教育的意涵,不僅為汐止地區及學校的發展過程留下珍貴紀錄,保存汐止數百年的歷史與文化遺產的影像,讓學習走進生活、走入自然、走入社會。(編輯:方沛清)10912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