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衝擊缺藥通報暴增4.5倍 藥師急尋救命藥

2020/10/24 13:11(10/24 18: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4日電)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台1到10月通報缺藥品項多達128件,是去年的4.5倍。全民瘋搶口罩之際,藥師忙著四處找藥,避免重症患者沒藥可用,食藥署也協助專案進口,解決燃眉之急。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缺藥通報平台統計,2016年通報缺藥品項約14件、2017年約6件、2018年約13件、2019年約28件,2020年僅1到10月就暴增超過128件,是去年的4.5倍以上。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告訴中央社記者,今年受到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藥物在供貨、運輸上面臨困難,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年初主要是原料藥缺貨,近期則是因航班大亂影響藥物進口時程。

潘香櫻說,台灣藥品的原料藥主要來自中國及印度,今年初疫情剛爆發時,中國藥廠全面停工、印度則是禁止出口,原料藥險些面臨缺藥危機,食藥署立即啟動應變措施,盤點可能受影響的原料藥並鼓勵業者尋找原料藥替代來源,同時研擬相關補貼措施,降低業者取得原料藥增加的成本負擔,隨中國大陸逐步復工,原料藥短缺影響逐漸減少。

然而,隨疫情持續延燒全球,國際航班大亂,很多原本由A地供應的藥品可能改由B地出口,部分藥品因進口時程一再延後造成短缺,也有部分製劑成本飆升,所幸多數藥品都有替代藥品,暫無缺藥疑慮。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發言人、振興醫院藥事管理科主任常宏傳表示,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缺藥問題確實比往年來得嚴重,負責管理藥庫的藥師個個繃緊神經,提早預估藥物用量,一旦發現可能缺藥就必須立即通報,並且尋找替代用藥。

正因如此,臨床上也常聽到醫師或病人埋怨「怎麼又換藥」,卻不知藥師費盡心思,只為了讓病人有藥可用。至於如何找藥,常宏傳也笑稱:「這算是藥師的獨門絕技吧。」

振興醫院是以治療心臟疾病聞名,年初卻遇上強心劑「毛地黃」大缺藥,讓常宏傳印象深刻,她說,毛地黃產於非洲地區,無奈當地航班大亂,根本無法進口,每天都忙著找替代用藥、追問何時能到貨,也先討論出優先順序,將藥物留給重症、不得不用的患者,也找來毛地黃糖漿先撐著,總算等來食藥署安排的專案進口。

到了5、6月,民眾搶買口罩之際,不少醫院藥師都為了消毒手液缺貨傷透腦筋,常宏傳說,這款消毒液是所有醫事人員進入開刀房前、進行侵入性治療前的必備藥品,萬一缺貨,開刀房恐怕沒得用,不僅醫院緊急調度院內庫存,食藥署也趕緊專案進口,才解了醫院的燃眉之急。(編輯:李錫璋)10910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