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黑熊石虎保育挑戰大 正確觀念守護野生家園

2019/8/7 15:07(8/30 00: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實習記者蕭惠敏台北7日電)排灣及魯凱族深信熊鷹是祖靈守護家園化身,但熊鷹數量剩千隻,其他如黑熊、石虎及穿山甲都是保育重要課題。林務局今天舉辦生態保育展,傳遞正確保育觀念,守護野生動物。

農委會林務局今天舉辦「漫遊山林說野趣—生態保育探索展」記者會,展覽介紹穿山甲、石虎、台灣黑熊、熊鷹等4種台灣保育類動物,透過故事解說、影音多媒體互動方式,帶領民眾思考生態保育當前面臨挑戰,並進一步介紹近年來公私部門在動物救護及生態廊道建置的努力。

協辦展覽的台灣猛禽研究會成員林惠珊表示,排灣、魯凱族人相信祖靈會幻化成熊鷹守護家土,台灣熊鷹族群日漸稀少,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台僅剩千隻,為解決原民文化所需熊鷹羽毛來源,研究會以鵝、火雞毛製作熊鷹仿真羽毛,以達到維護文化及保育熊鷹目的。

這次生態保育展以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題「與野共生」為發想,林務局主任秘書邱立文表示,當今生態保育強調生活、生態、生產的「三生」共存共榮,全球近40年來,野生動物下降約60%,更顯示生態正發出警訊,希望以日常生活帶入保育,共同為環境盡心力。

林務局新竹管理處保育技正余建勳以石虎米舉例,石虎米採無毒、安全農業耕作,確保棲地不受汙染,野生石虎也能在田野捕食侵害作物的鳥、鼠類,與農民達成自然共生。

林務局表示,先民與野生動物們比鄰而居,因而流傳許多與動物間的傳說故事,更反應先民對待自然態度,這次展覽不以科學角度分析,由深入淺出的圖文說明、影音互動裝置呈現,盼傳遞正確保育觀念、守護野生動物。

「漫遊山林說野趣—生態保育探索展」即日起至109年3月29日在林務局保育小站展出,結合特展主題規劃近10場專家講座、手作體驗、親子活動、生態解說等活動,各場次採網路預約報名。(編輯:孫承武) 10808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