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調查:7成5青少年說不出本土藝術家

2019/2/27 16:29(2/27 16: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7日電)金車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一項調查,74.7%的台灣青少年,無法說出1到2位本土藝術家的人名和專長;高達82%的青少年以臉書或IG作為展現美感的主要場域。

金車基金會今年1月5日到20日對全台10縣市的30所國小、國中、高中發放「2019青少年美感生活」問卷,一共回收2845份,回收率88.9%,在信心水準97%下,抽樣誤差正負3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74.7%的青少年無法列出1、2位台灣藝術家的人名及專長。能回答出來的,也大都侷限在課本有教過的鍾理和、余光中等作家,或是流行歌手周杰倫、蔡依林、作詞者方文山等。

問卷也問及青少年培養美學的來源(複選題),將近6成選擇「網路媒體」,其次是「電視電影」、「家庭環境」、「學校」等。青少年展現美感的主要場域是臉書和IG等通訊軟體,其次是居家布置、學校環境。

金車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當下青少年對美的認知並不差,從他們的日常打扮、網誌設計上就可窺知一二。但希望美感生活可以更擴大,進而推展到所處環境、影響周遭的人事物,而不只是限縮在自我的部分。

輔仁大學講師張麗華表示,美感教育的關鍵是「五官感知」,必須探索、實作、反思,才能真正將美感內化。她在課堂上很重視發表,例如安排學生走秀、點評、票選等,如果只是老師講授,效果不會太好。(編輯:管中維)10802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