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再是孤島 枕頭山部落建懸索橋環評初審過關

2018/11/7 16:0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7日電)桃園復興鄉泰雅族枕頭山部落因石門水庫興建阻斷聯外道路,居民出入不易,桃園原民局擬興建懸索橋給居民通行,經環保署專案小組3次初審,獲得建議通過的結論。

位處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的復興區奎輝里第一鄰枕頭山部落,因石門水庫興建造成大漢溪水位上升、阻斷原有聯外道路,當地居民只能仰賴舢舨船進出,不僅颱風豪雨來襲時無法出入,枯水期時船隻又無法行駛,居民只能涉水,導致意外事故頻傳。

為了給當地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桃園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擬興建一座懸索橋橫跨於大漢溪兩岸。根據規劃,橋梁總長度約240m,橋面淨寬採2.5m,全寬約3.5m,可供總重3.5公噸以下之小型車及小型救護車通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針對此案進行第三次初審會議,在上次初審會議時,有環評委員建議應將橋台皆往河川上游挪移,以避開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及舊崩塌地,開發單位在這次會議上也承諾將橋梁往東移數十公尺,總長度仍維持240m,但引道長度則從120m減為60m。

由於此開發案位於水庫集水區,環評委員也擔憂橋梁建置後,若引來觀光客出入恐影響水質,開發單位則在會中指出,經與當地部落協商後,確定橋梁只提供奎輝里居民進出及緊急救援使用,因此若未來開放觀光需求,會再提環境影響差異分析送審。

專案小組最後決議讓此案環評初審過關,但開發單位必須確認「經再與部落再行溝通後確認本吊橋僅提供居民出入及緊急救援用,並不提供遊客觀光用」,並納入部落公約切實執行,並補充本案橋梁懸索橋設計與既有道路路型、錨定位置及橋塔高度之銜接等資料,全案送大會確認結論。(編輯:陳怡璇)107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