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失智症是否改名 失智症協會籲從長計議

2018/9/20 18:1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0日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建議「失智症」名稱可研究改為「認知障礙」等類似名稱,引發討論。台灣失智症協會表示,失智症改名影響層面廣,建議邀集失智症相關專業團體共同討論,從長計議。

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失智症過去俗稱「老年癡呆症」,癡呆一詞具歧視意涵且讓民眾排斥,以致不願正視疾病徵兆,延誤就醫影響治療黃金期,改為「失智症」以後已逐漸去除負面標籤,台灣也是第一個將Dementia譯為「失智症」的國家。

目前綜觀各國家及地區,美國、香港、澳門等部分團體都採用失智症,中國大陸以「癡呆症」命名,世界衛生組織(WHO)及Google也以癡呆症命名,香港則以「認知障礙症」命名、日本以「認知症」命名。

台灣失智症協會曾對此進行小規模網路調查,1000多名回應的民眾當中,有約4成5支持認知障礙症、3成支持失智症、2成支持認知症;回應民眾當中有9名失智者,4人支持失智症、3人支持認知障礙症、2人支持認知症,顯示並有、家屬及民眾對於名稱還沒有共識。

有家屬認為,失智症這名詞對輕度病友的確很難接受,家中的失智者平時也盡量不提失智二字,希望能改為較中性的名稱。

不過,也有家屬認為,台灣經過多年努力,好不容易扭轉癡呆症形象、去除污名化,現在愈來愈多民眾了解失智症了,擔心改名以後又得重新來過,加上改名後需要一筆不少的經費,所有單位名稱、文件及網站等都要花錢更改,也應考量經費問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失智症改名影響層面廣,應審慎處理,從長計議。賴德仁建議邀集失智症相關專業團體共同討論,同時須傾聽輕度失智者本人的想法以及失智症家屬的意見。(編輯:黃于)107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