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竹縣道112號兩處要拓寬 環委要求補件再審

2018/8/30 17: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30日電)新竹縣道122號因逢暴雨侵襲容易致災,新竹縣府擬在41.2及43.5公里處建橋梁將彎道截彎取直,環委雖能理解當地居民需求,但道路改善後也可能面臨其他風險,要求補件再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召開「新竹縣縣道122線43.5K及41.2K(五峰鄉)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一二二線竹東至土場24K+000~50K+000段拓寬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之替代方案)」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

為了讓五峰鄉居民有安全的對外聯絡道路,新竹縣政府向環保署提案將改善縣道112號,擬在容易發生土石流、巨石掉落的43.5K及41.2K兩路段採「道路截彎取直」橋梁方式跨越坑谷、遠離災害區。

根據新竹縣府提出的環說書,原本規劃是將縣道122號其中26公里的道路拓寬為9米,卻因此規劃涉及頭前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水庫集水區、自來水取水口及地質不穩定區,而在民國93年遭環評認定「不應開發」。

新竹縣府指出,這次選擇43.5K及41.2K兩路段,是因這兩處從民國90年納莉颱風至今,受多次颱風影響導致土石流及落石頻傳,對當地居民出入安全造成威脅,但受限於原本道路線型及地形地質因素,緊急搶救復健只能治標不治本,所以提出此道路改善計畫。

在今天審查會上,雖然也有不少當地居民出席表達支持此案開發立場,但環評委員質疑,根據歷年災損分析,在2013年後,只有43.5K路段處還有發生落石,41.2K路段是否需要新建橋梁還需要更多評估。

環評委員李克聰就指出,41.2K路段除了新建必要性須補充,目前縣府提出的設計也可能造成土石沖刷風險,縣府應該尋求如交通管理等其他可能改善方案,比較方案之間優劣。

最後,環評委員決議,開發單位仍須補充道路改善後仍可能面臨的風險評估等內容,要求此案補件再審,也讓這個案子破例進入第4次的專案小組審查。(編輯:陳怡璇)10708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