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生技醫藥獎 3得主促成標靶治療造福人群

2018/6/19 10:13(6/19 15: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第3屆唐獎生技醫藥獎由3名科學家共享,他們是基礎科學運用到臨床的絕佳範例,透過釐清腫瘤細胞訊息傳遞路徑,研發阻斷路徑、使腫瘤失去養分的標靶藥物,讓癌症不再是絕症。

生技醫藥獎得主包括英裔美國生物學家東尼.杭特(Tony Hunter)、美國腫瘤學家布萊恩.德魯克爾(Brian Druker)及美國癌症專家約翰.曼德森(John Mendelsohn)。

唐獎基金會表示,頒發生醫獎予3名得主,是表彰發現蛋白質酪胺酸的磷酸化,並發現酪胺酸激酶為致癌基因,促成標靶治療在臨床上的成功應用。

人體內會有腫瘤生長,指的是細胞的不正常增生,通常是因DNA受損(突變)以及基因異常表現引起。在任何一個癌細胞中,造成大量基因表現異常的始作俑者,其實只是很少數的基因突變。

如當原致癌基因突變為致癌基因,致癌基因是參與細胞生長與存活路徑的訊息因子,若過度活化,會一直發送訊息讓細胞生長,就像是引擎持續加速。目前已知如EGFR、Src、Abl、Ras等,都是致癌基因。

癌細胞在體內會自成一個養分供應系統,科學家們致力破解它們的訊息傳遞方式。東尼.杭特在1979年的研究中發現,蛋白質酪胺酸會自我磷酸化,這是細胞訊號傳導和酶活性調控的關鍵步驟之一。

東尼.杭特也發現,酪胺酸激酶是致癌基因,當掌控訊息傳遞的酪胺酸激酶因突變過度活化,就像訊息傳遞開關失靈,細胞會持續不正常成長。換言之,若能研發出抑制酪胺酸激酶活性的方法,就能把開關關掉。自此開啟了酪胺酸激酶的研究領域,也揭開細胞訊息傳遞研究黃金時代的序幕。

根基於東尼.杭特的研究,腫瘤專家布萊恩.德魯克爾發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死亡率很高,有95%病人都有染色體變化(費城染色體),造成骨髓細胞功能異常,大量製造不正常白血球。只要運用藥物抑制酪胺酸激酶,阻斷訊息傳遞,就能抑制不正常的白血球增生。

布萊恩.德魯克爾的研究促成了第一代標靶用藥伊馬替尼(Imatinib)的問世,過去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死亡率很高,但有標靶治療後,現在活10年以上的患者高達9成,讓醫學界樂觀看待,白血病幾乎不是絕症,可視為慢性病,標靶藥物也被譽為「神奇的子彈」。

約翰.曼德森的貢獻則是利用抗體阻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來對抗癌症。EGFR是常見的致癌基因之一,EGFR突變會讓細胞內產生過多的EGFR受體蛋白,這些蛋白會導致細胞生長過快,繼而變成癌細胞。

約翰.曼德森成功開發出能阻斷癌細胞內部傳導的特異性抗體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抑制癌細胞生長跟擴散,可用來對抗大腸癌和頭頸癌。

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表示,生醫獎3名得主的貢獻是基礎科學到臨床運用的絕佳範例,先有東尼.杭特在1979年的研究為基礎,「20年磨一劍」,直到2001年之後才有標靶藥物的問世,精準打擊癌症,造福人群。

東尼.杭特目前是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癌症研究講座教授;布萊恩.德魯克爾則是美國奧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奈特癌症研究所所長;約翰.曼德森目前任職於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個人治療研究所所長。(編輯:劉政權)1070619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表彰標靶治療 精準醫療成顯學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得主德魯克爾:病患健康是最大獎勵
延伸閱讀》研究治癌有成 杭特欣喜獲唐獎生醫獎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得主曼德森:獲獎意義非凡
延伸閱讀》唐獎生醫獎重藥物研發 與諾貝爾獎有別
延伸閱讀》更多「唐獎讓世界看見台灣」系列專題看這裡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漢森獲唐獎永續獎 研究寫作增添動力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