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安會調查員訓練 上山下海加高空缺氧
飛安會專題4-4(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7日電)空難發生的地點不可預知,事故後快速到達失事地點是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調查員的重要任務,調查員平日的重要訓練除了上山、下海,還要親自體驗高空缺氧。
飛安會調查員每次出任務的難度都不同,以今年2月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外海空難為例,飛安會分5個階段蒐尋及打撈黑盒子,每個階段出勤人數3至8人,工作天數3至8天,連春節都在海上度過。
調查員都是搭乘海巡署的公務船到失事現場後,再自行跳上民間租來的船舶工作,2月東北季風強烈,調查員出海除了忍受風浪搖晃的不適,還要身手矯捷想辦法安全跳上工作船,在茫茫大海上,耐心且專注聆聽可能來自黑盒子的訊號。
飛安會實驗室主任官文霖說,很多事故調查過程都很艱辛,印象中最驚險的一次,就是2009年莫拉克八八風災後,空勤總隊運補機NA502墜落河谷旁山壁事件。
官文霖回憶,當時因為是颱風過後,現場是斷崖峭壁還有大水,殘骸在山壁上,取得證物,只有挺進,一不小心,隨時會掉落山谷。
2012年大鵬航空的空拍機失事,墜落花東縱谷,飛安會調查員只能徒步到現場,總共花了5天4夜。
因事故調查工作量吃重,調查員除接受黑盒子解讀、殘骸分析的技術外,還要學習事故現場測量,到航空公司學習飛機維修。
調查員的進用由飛安會自行招募訓練,調查員的背景多半是航太、電機系等理工科,有的來自航空公司,部分來自軍方,其中不乏具有維修飛機的經歷,資深調查官一定要有飛行經驗。
為了讓調查員有良好體力,飛安會每年定期舉辦各種體能訓練,包括到山區訓練垂降、到湍急溪流處溯溪,另為清楚機師在高空缺氧下做出的判斷,還特地安排到空軍官校低壓艙體驗1萬8000呎、2萬5000呎高空缺氧下的行為反應。
官文霖說,飛安會人手少,調查人力只有18人,每位調查員要學會很多技能,當遇到事故地點在危險之處時,就是憑藉平時訓練出來的膽識,還有對工作的使命感,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編輯:陳清芳)1070507
延伸閱讀》飛安會20歲 台灣外交隱形尖兵
延伸閱讀》飛安會實驗室練功基地 自編獨家武功秘笈
延伸閱讀》發毛巧合 首次海上空難演練立即成真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