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幽門桿菌增胃癌風險 台大北榮共找解方

2018/5/5 12:0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5日電)全台有超過百萬人感染幽門桿菌,罹患胃癌風險恐比常人高出5倍,眼見第一線抗生素治療療效僅剩8成,台大、北榮攜手研究,發現另外2種治療方式,可以將療效提升到9成。

台大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今天舉辦合作研究成果發表會,公布「消滅幽門螺旋桿菌二線藥物」研究成果,有兩款藥物可當第二線藥物,抗藥性低、療效也超過9成,可做為我國或全球的治療準則。

參與研究的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劉志銘表示,全台有數百萬人感染幽門桿菌,20%患者會出現腹部不適、胃部潰瘍,另有80%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大多在健檢時才發現感染幽門桿菌。

根據國內外流行病學,感染幽門桿菌者20幾歲時容易出現十二指腸潰瘍,4、50歲時出現胃潰瘍,60歲有約1%至3%機會罹患胃癌,風險比常人高出5倍。

幽門桿菌其實並不難治,劉志銘說,只要及早治療就能降低未來罹患胃癌風險,目前臨床上第一線治療都採「三合一療法」,以特定抗生素治療7至14天,但隨著這些年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病毒也漸漸產生抗藥性,療效已低於8成。

為了找出治療幽門桿菌的新療法,台大、北榮的研究團隊參考日前國際專家提出的建議藥方,以「含鉍劑的四合一療法」及「含可樂必妥序列療法」進行研究。

參與研究的北榮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羅景全指出,研究團隊2年來分別收治200多名患者,發現2種療法療效都超過9成,抗藥性也低,該研究成果可作為台灣或全球的治療準則,讓一線治療失敗的患者,不再需要擔心受怕。

劉志銘建議,民眾在進行健檢時都可以順便檢查是否感染幽門桿菌,如果驗出可考慮是否要進行治療。為確保殺死幽門桿菌不會影響到腸胃功能、引起代謝性疾病,研究團隊也正進一步研究,盼民眾在遠離胃癌的同時,也能避免其他疾病產生。(編輯:黃于)10705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