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出生皮膚白活力差 罕見大量胎兒血回流母體

2018/4/25 20:03(4/25 20: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5日電)陳小妹出生時皮膚如雪,但極重度貧血,呈休克狀態,原來是她身上血液因胎兒母體輸血症流失240c.c,相當罕見。此病症為新生兒隱形殺手,幸好低體溫治療助她重現生機。

陳小妹的母親懷孕時產檢一切正常,民國105年6月陳小妹出生後,膚色雪白、活力差、合併呼吸微弱,急救插管後轉至加護病房,診斷為嚴重貧血合併休克,有可能產生缺血缺氧性腦病變,立即轉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

陳小妹到北榮時呈現極重度貧血、低血壓與休克狀態,全身血液灌流嚴重不足。北榮兒童醫學部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曹珮真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上表示,腦部是需要血液灌流支持最重要的器官,醫療團隊緊急用低體溫治療,持續72小時,陳小妹緩慢回復到正常體溫,活力與反應也漸漸恢復。

由於陳小妹的母親在懷孕及生產過程中無重大異常,也未發生明顯大量的失血情形,對於陳小妹妹的極重度貧血與休克,醫療團隊強烈懷疑與胎兒母體輸血症有關。

胎兒母體輸血症(Fetomaternal Transfusion)又稱為胎兒母體出血症(Fetomaternal Hemorrhage),主要是指胎兒的血液倒輸回母體內,在懷孕過程中或生產前都有可能發生。

曹珮真說,一般正常生產可能會有小於1c.c.的血從寶寶身體流到媽媽體內,但當胎兒倒輸回母體血量大或在短時間內發生,會危及新生兒。經陳小妹母親的血液抹片檢查發現,有明顯數量的胎兒紅血球存在,推估陳小妹經由胎盤失血至母體的血量約為240c.c.。

曹珮真表示,若胎兒失血在80c.c.以內,有1/4新生兒會死亡;若80c.c.以上,死亡風險拉到7成。像陳小妹失血量到240c.c.的狀況相當罕見。當胎兒極重度貧血,除可能缺血缺氧性腦病變、危及性命,或雖存活下來,但產生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的後遺症。

正常母體循環與胎兒循環並不會直接接觸,只有隔著胎盤細胞形成的薄膜進行營養素與氣體交換,不過,當這層膜做為屏障的功能受損,胎兒的血球通過絨毛間隙進人母體血循環,因而造成胎兒一出生就患有極重度貧血。

胎兒母體輸血症是隱形的新生兒殺手,一般例行性產檢難以查出。但母親懷孕時若遭受外力撞擊或受創、多胞胎、臍繞頸、低出生體重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

曹珮真說,低體溫治療是目前被證實可成功降低或預防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變的治療方式,使用降溫毯或頭罩等方式,將病人體溫穩定維持在攝氏33至34℃共72小時,治療的黃金時機是在缺血缺氧事件發生的6小時之內。過去10年的臨床試驗已證明,低體溫治療能夠降低60%的死亡風險以及主要的大腦發育障礙。(編輯:吳佳穎/梁君棣)10704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