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台善終資源盤點 安寧病床居家都有缺

2017/12/28 19:36(12/28 20: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8日電)醫改會公布善終資源調查,發現安寧緩和醫療有病床缺、居家缺等問題,政府力推居家安寧,但受用者寡。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持續推動居家安寧,今年已比去年成長。

善終是所有人心之所望,不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今天在記者會表示,盤點各地安寧資源後發現安寧有「5缺」。許多醫院雖開安寧病房,但因安寧病床常被視為「賠錢貨」,導致醫院「只設不開」、「只開不收」,病家一床難求。

劉淑瓊說,過去有調查也顯示,45%民眾希望能跟家人在家裡往生告別,政府也開辦居家或社區安寧,但從健保署數據,這5年來接受居家安寧者僅從4000多人略增到8000多人。各縣市雖有不少號稱開辦居家安寧的基層院所,但實際有提供服務比率也偏低,全國僅7縣市實際服務率超過5成。

就算有資源,民眾不知曉也是枉然;劉淑瓊表示,醫改會今年10月的全國民調發現,民眾對安寧資訊有「3低」,僅8.9%民眾知道附近哪裡有居家安寧團隊、不到3成民眾有聽過政府安寧或病人自主權利法宣導、知道病主法的民眾比例也低。

劉淑瓊說,安寧療護重點是關懷照顧,但現行也有社工缺、給付缺問題,尤其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需要醫護團隊花心思和時間,若沒有適當經費補助,也會影響醫病雙方投入ACP意願。

醫改會建議,政府應優先解決安寧「5缺」問題,緊盯安寧病床實際開床、占床率及等床時間進行查核並公開資訊,且提出彈性方案,協助在地醫師掃除提供居家安寧的路障。也應加緊準備預立ACP的在地團隊、經費補助或支付設計,增加團隊投入誘因。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傍晚受訪時表示,安寧緩和醫療推動希望從住院回歸社區,在居家安寧部分,今年使用者已經比去年同期成長22%,未來也會持續推廣,並鼓勵醫院能結合社區基層診所、長照護理機構,一起來做居家安寧,不一定都要在醫院安寧。

石崇良也說,依預立ACP試辦狀況,擬定一份ACP約要2小時,未來一定不是用一般門診處理,而是用特別門診,畢竟要花相當多的人力和成本。

同時,他表示,短期試辦也許可補助,但長期、全面推廣,就必須考量經費,如使用者付費、政府部分補助、納入健保等,都是考量方向。1061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