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防兒少輕生 家扶籲親友要敏感把握同理心

2017/9/7 17:1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7日電)家扶基金會今天表示,近期接連發生青少年輕生事件,提醒家長注意兒少是否有情緒持續低落等外顯徵兆,並把握同理心原則,多點敏感察覺,阻止憾事發生。

家扶基金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各級學校甫開學之際,新北市及台南市卻接連發生兒少輕生案件;根據衛生福利部2016年國人死亡原因統計結果顯示,自殺案件為15至24歲人口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而衛生福利部過去「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調查」也發現,3.1%兒少在過去6個月內有過自殺的念頭,顯示社會應高度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家扶基金會指出,兒少萌生自殺意念時,多數會有一些外顯徵兆,如情緒持續低落,或持續(通常3個月以上)覺得沮喪、對原有的嗜好開始不感興趣、原本規矩的行為或外表突然有很大改變、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有意無意間表達有自殺想法或探詢過往相關事件等,如果家長或同儕朋友能多點的敏感察覺,往往有機會及時阻止憾事發生。

對於青少年孩子會希望擁有高科技或新產品,家扶基金會認為,這是很自然的心態,應透過多些關心,導正孩子享有物慾的正確價值觀,也逐漸讓孩子們慢慢清楚家庭的經濟環境,這些都需要費心思溝通。

為了深入關心兒少的心理健康,家扶基金會呼籲家長和親友把握「同、理、心」原則,要「一同面對」,如就學新環境及蒐集未來學習階段的資訊,助孩子減緩其焦慮與恐懼,而且要「心理建設」,家長要多與孩子對話,了解孩子對新學習階段的心情、對自我困境的表達且不評斷,最後要「用心覺察」,如兒少有萌生自殺意念的外顯徵兆,身邊親友應敏感察覺並主動關心。

家扶基金會指出,兒少輕生案件的發生,背後通常不是只有單一因素,必須靠平常更敏銳的觀察,才能更有效預防不幸事件一再重演,家長若有兒少照顧方面的困擾,可撥打家扶基金會專線(0800-078585)或洽各縣市家扶中心,透過專業人員諮詢並提供進一步協助。10609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