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指考國文考論孟稱謂 考生恐被百分比嚇倒

2017/7/2 16:50(7/2 17: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日電)106年指考國文科出現一個創意題,將論語、孟子中的各種稱謂的使用情境,以百分比表示出來,補教解題老師說,考生恐怕會被嚇倒,無法平心靜氣看題目。

指考國文第9題是表格題,總共有64個統計數字,呈現論語、孟子中「吾」、「爾」、「子」等稱謂的使用方式,包括上對下、平輩之間、下對上、對象不明或其他情境等。

台北市補教協會今天在解題時,老師們「卡」在這題許多。補教老師李奐表示,國文科測驗時間非常趕,要寫選擇題還要寫作文,推測多數學生看到這題,恐怕腦袋只有一堆百分比,很難平心靜氣地去分析題目,最後恐怕只能靠「祖上積德」猜答案。

李奐表示,包括第9題在內,今年考題的「學術性」比較重一點,是很認真出的一份試題。明年開始指考國文的測驗題和作文分開考,難易度會隨之調整,今年的命題可做參考。

今年指考國文科引用的文章,包括作家劉克襄的「誰殺了大貓的守護神」、白靈的新詩「及時雨」,以及古龍「浣花洗劍錄」中的片段。特別的是,整份試卷第1題的第1個選項,就提到「齊柏林的紀錄片發聾振憒(改錯字題)」,李奐認為,這是對已故導演齊柏林的致敬。10607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