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賽前挫傷難行 陳玟陵讚中醫幫大忙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日電)中華隊首位角力女選手陳玟陵今天表示,去年出賽里約奧運前2週,重訓時不慎拉傷背部,痛到幾乎不能走路,吃了消炎藥也沒用,靠著傳統中醫針灸、推拿,成功邁向奧運賽場。
替陳玟陵治療的中國附醫中醫部主任何宗融今天表示,一般而言,疼痛指數達到10的時候,人就會痛到暈倒,陳玟陵就醫時疼痛指數已高達8,經相關檢查確認沒有骨折後,立即採取中醫的復骨、針灸等治療。
何宗融說,治療短短30分鐘,陳玟陵疼痛指數不僅降到2,身體活動也恢復正常,當晚立刻就展開練習。
何宗融解釋,針灸透過刺激穴道,不僅可分泌天然的止痛劑「腦內啡」,還能短時間提高疼痛閾值,放鬆受傷肌肉並且排水腫;復骨則可快速把「跑掉」的骨頭歸位,有助止痛。
陳玟陵說,那次拉傷後,痛到幾乎不能走路,吃消炎藥、休息2天都沒有改善,她心中一直擔心會影響比賽,但運動員因擔心被驗出禁藥,再痛也儘量不吃止痛藥,感冒也盡可能少吃藥,以免讓一切努力白費。
「中醫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她笑說,從拉傷到出賽,僅做了2次治療,就有很明顯的改善,足夠她撐到比賽結束。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國家運動選手在中醫門診中,有高達59.5%因肌肉拉傷就醫,其次46.6%為肌腱炎,40.2%為關節扭傷,絕大多數合併上述2種以上受傷型態,中醫師秉持「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短時間以針灸、推拿、拔罐等方式,紓緩急性傷害,再進一步治療累積性運動傷害,改善疲勞。
陳旺全呼籲,不論是專業運動員或一般民眾,運動前一定要做5到10分鐘熱身,提高體溫、心跳、增加關節與肌肉活動範圍;運動過程中,應漸進式增加運動速度、強度及時間,隨時補充水分;運動後應做10到15分鐘緩和運動,伸展不同部位肌肉,有助清除運動產生的代謝廢物,讓血液流回心臟。10605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