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家暴男5大警訊 精神科醫師教你自保

2017/1/25 14: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5日電)台北市議員童仲彥遭妻子控訴家暴,精神科醫師王家駿今指出,家暴伴侶施暴前通常有5大徵兆,一旦發現伴侶講話大聲、手握拳頭、呼吸急促等,最好暫時離開自保。

台灣家庭暴力暨性犯罪處遇協會常務理事王家駿表示,家暴危險族群主要有2種,包括「反社會性人格」及「邊緣性人格違常」,從青少年、兒童時期就能看出端倪,像是從小愛打架、蹺課、偷竊、違反校規被記過,或是愛違反社會規範、無法遵守規定等行為問題。

王家駿說,臨床觀察發現,施暴者以男性居多,年齡多落在40到50歲之間,但年輕施暴者也不少見,很多患有本身有精神疾病、人格異常等問題。

家暴伴侶施暴前通常有5大徵兆,王家駿指出,像是酒喝得多、講話愈來愈大聲、表情憤怒、手握拳頭,而且呼吸變得急促等,都可能是引爆的最後一根稻草。

男女朋友、夫妻間爭吵時,一旦在吵到激烈的時候,講話比較口無遮攔,容易受到語言刺激而動手,王家駿建議,吵到氣頭上時不要用言語挑釁,可暫時離開或深呼吸,避免暴力事件發生。10601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