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研究:類風濕關節炎與牙周病菌有關

2016/12/17 15:2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爾的摩16日綜合外電報導)刷牙可能有助預防關節炎!1項新研究結果顯示,導致牙齦感染的病菌,也會引發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口腔衛生有關連懷疑已久。專家指出,這項發現增加了論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導致牙齦感染的病菌也會引發折磨全球許多人的殘疾。

感染導致牙周病的放線桿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會造成蛋白質增生,讓免疫系統衰退。

控制蛋白質增生的瓜胺酸化(citrullination),是人體自然發生的過程。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研究人員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的這種過程過度活躍,導致發炎並破壞組織。而他們最新的發現顯示,牙齦疾病患者的樣本,明顯也有相同情況。

不過研究人員提醒,參與研究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逾半沒有感染這種細菌。他們說,這可能代表腸、肺或其他部位的細菌造成這種關節疼痛。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授安德拉德(Felipe Andrade)表示:「猶如研究多年的複雜拼圖,終於放入最後1片。如果我們對兩相結合產生的變化所知更多,也許我們可以預防,而不只是干預。」

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的這項新發現,對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重大影響。

英國逾7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大部分是老人,但不是只有年長者會得。

主導研究的麻州綜合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柯尼格(Maximilian Konig)醫師說:「這項研究可能是最接近找到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因的成果。」(譯者:中央社何宏儒)10512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