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腸癌治療瓶頸 專家新發現燃曙光

2016/10/24 12:05(10/24 12:4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4日電)大腸直腸癌患者常用5-FU化療藥,但可能有抗藥性,治療難度增。美國梅約診所癌症專家發現,患者基因和5-FU效果有關,可先測基因再選擇用藥,除降低副作用,也能增療效。

國際知名的美國醫療機構梅約診所(Mayo Clinic)今天和台北醫學大學合辦學術研討會,梅約診所的癌症中心主任迪亞西奧(Dr. Robert Diasio)發表抗化療藥物5-氟水嘧啶(5-fluorouracil;5- FU)的抗藥機制新發現。

迪亞西奧的研究發現,對5- FU產生抗藥性的患者都跟體內的基因有關,若能先檢測基因,再選擇要不要用5- FU或其他化療藥物,或調配藥物劑量,更能符合患者需要。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Cancer Research。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宋賢穎受訪時表示,5- FU是用途廣且久遠的化療藥物,常用於大腸直腸癌患者,但藥物有嚴重腹瀉、嘔吐副作用,且根據歐美、非洲研究數據,約有3成人會有抗藥性。病人承受治療痛苦,還是沒辦法有效治療。

宋賢穎說,透過5- FU抗藥機制的發現,未來治療大腸直腸癌患者可做「基因調控」,如使用其他藥物抑制會影響5- FU的基因,讓5- FU發揮功能,達到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迪亞西奧受訪時表示,根據研究,運用基因調控治療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可降低1/2至2/3的副作用;且過去化療都是單一劑量,但治療應隨人而異,若能根據基因調控適時調整劑量「加減藥方」,更能做到精準醫療,讓治療更到位。

宋賢穎說,大腸直腸癌名列民眾10大癌症發生人數榜首,很多人會因抗藥性導致要一再換藥、忍受治療痛苦,藥物發展也還有很大空間,未來若能有「預測」模式,先掌握病人狀況再精準用藥、治療,對患者也有幫助。

北醫校長閻雲受訪時表示,北醫的台北癌症中心和梅約癌症中心簽訂研究合作備忘錄,以個人化精準醫療為合作重點,針對民眾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大腸癌進行研究。

閻雲表示,梅約是國際首屈一指的臨床醫學機構,尤其在心臟、消化道、癌症方面都是權威,北醫將送醫師赴美學習腸道共生菌、消化道內視鏡等新技術。10510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