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研議開放醫院 診所醫可向大醫院借設備

2016/10/13 18:2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3日電)為壯大基層醫療,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今天說,研擬朝開放醫院制,讓診所醫師可用醫院設備服務患者,小醫院設備也不會閒置,但涉及給付制度調整,會設法規研議小組討論。

衛生福利部為落實分級醫療,研擬提高醫院門急診部分負擔,且也會有配套措施,壯大基層醫療,讓民眾對基層診所有信心,不會一生病只想往大醫院跑。

石崇良傍晚受訪時表示,美國就是採開放醫院制,醫院聘僱的醫師很少,大部分都是跟外面的醫師辦公室簽約。如患者先在診所看高血壓,發現若要動心導管手術,就可以把病人帶到醫院做,借用醫院設備。

他表示,台灣專科醫師多,但開業診所醫師受限設備,若長期照顧的患者有更嚴重狀況,就必須轉介,但專科醫師都有手術的能力,只要有設備就可以讓醫師發揮專業,提供患者連續性的照顧。

石崇良也說,有些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也可能因為沒有這麼多醫師人力,但空有設備,導致資源閒置。若能將醫師和醫院整合,就能有效分配人力和設備資源,不會浪費。

他表示,台灣的給付制度是給付給醫院,若要採開放醫院制,給付制度也要改,變成借設備的醫院可以分到給付,執行業務的醫師也可以拿到給付,增加醫師誘因。

不過,石崇良說,開放醫院制茲事體大,有很多法規需要重新盤點、修正,目前會組法規研議小組,約明年會提出要動到多少法規,再決定是否會朝開放醫院制度走。10510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