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遇挫折缺溫暖 2成3兒少想試管制藥品

2016/10/3 14:34(10/3 22:0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3日電)根據兒盟調查顯示,2成3兒少會想嘗試三、四級管制藥品,主因包括遭遇挫折、家庭沒溫暖等,甚至有1成6兒少,知道取得管制藥品的管道。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2016兒少對第三、四級管制藥品的認知程度和接觸風險調查」報告,並邀請醫師代表分享案例。

兒福聯盟於5月23日至6月30日,針對國小五、六年級、國高中學生,進行分層隨機和立意抽樣調查,有效問卷樣本數為3050份,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值不超過1.77個百分點。

兒福聯盟表示,從兒少所接觸的管制藥品來看,以價格較低廉、容易取得的第三、四級管制藥品較常見,其中以愷他命(K他命)為大宗,長期吸食會造成反覆性膀胱炎頻尿,嚴重的話一輩子要包尿片或洗腎。

根據調查顯示,2成3兒少會想嘗試三、四級管制藥品,動機包括遭遇挫折(5成5)、家庭沒有溫暖(5成)、抒壓(3成4)、好奇(2成9);1成6兒少知道取得三、四級管制藥品的管道,來源包括常去娛樂場所的人、網友、成年朋友、校外同學等。

進一步瞭解兒少對管制藥品的認知,調查發現,生活滿意程度偏低、自我認同差、出入風險娛樂場所頻繁、身兼未成年朋友接觸不良物質的情況嚴重等因素,親近管制藥品的機會可能更高。

調查也指出,5成4兒少曾喝過酒,以啤酒和調酒居多,有2成兒少曾買過酒,1成3曾買過菸,主要管道包括雜貨店和超商;6成1兒少輕忽菸、酒和檳榔這類入門物質的風險性,2成6兒少自認若施用三、四級管制藥品,有能力控制用量。

台灣成癮科學學會秘書長洪嘉均表示,海洛因等一級管制毒品暫停使用時,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戒斷症狀,而三、四級管制藥品的戒斷症狀則是焦慮、坐立不安等較主觀性症狀,導致大家常認為三、四級管制藥品成癮性不強,但其實這些管制藥品仍會影響到大腦和改變情緒的正向回饋等。

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要讓孩子遠離三、四級管制藥品,必須先知道可能導致孩子想接觸的原因,藉由調查也發現一些可能因素,如生活滿意度低、自我認同低、或常被責罰、缺乏自信的孩子。

兒盟也提出4呼籲,「菸酒要遠離」、「家人要關心」、「娛樂要安全」、「反毒教育要多元」,與其亡羊補牢去耗費資源協助戒毒,不如先設法讓孩子們遠離毒害,才能「預防勝於治療」。10510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