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得主多元 男女各半年齡差逾60歲

2016/6/21 13:06(6/21 15: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1日電)第二屆唐獎得主近日陸續公布,6名得主中男女各半,年齡分布從34歲至97歲,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唐獎評選以創新和貢獻為指標。

唐獎教育基金會近日陸續公布第二屆唐獎得主,包括永續發展獎得主美國科學家亞瑟.羅森費爾德,生技醫藥獎得主法國科學家伊曼紐‧夏彭提耶、美國科學家珍妮佛‧道納和美籍華裔張鋒,漢學獎得主國際儒學先驅狄百瑞和法治獎得主加拿大法學路易絲‧阿爾布爾。

觀察第二屆唐獎6位得主,男女各佔一半,年齡層分布廣,最年輕的是34歲的張鋒,最年長的是97歲的狄百瑞。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唐獎評選不分種族、國籍,以創新和貢獻為指標,諾貝爾獎以基礎科學為主,唐獎則著重社會科學層面,而現在在實驗室裡面工作的女性科學人員越來越多,因此對於今年女性得主比率增加並不意外。

唐獎教育基金會董事陳長文也指出,法治獎雖是唐獎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但若沒有法治,其他3個獎可能不會這麼容易成就,就像聯合國宣言曾提到,聯合國有幾個重要支柱,包括和平、人權和永續發展,如果沒有法律,這幾個支柱可能就沒辦法成立,尤其法治在華人世界格外重要,因此唐獎設立法治獎,也彰顯其重要意義。10506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唐獎法治獎得主 靠證據起訴不走捷徑
172.3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