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六四研討會上 狄百瑞這樣問中國學者

2016/6/20 13:35(6/20 15: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唐獎漢學系列報導5(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第二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狄百瑞對儒家文化有理解也有批判,他曾在一場探討六四事件的研討會上不斷地反問中國知識份子,「這些新思想,能不能成為憲政遺產。」

狄百瑞將儒學介紹給西方,闡揚儒學的精神和理念,但也不乏批判。他在「儒家所面臨的難題」中便提到,中國的君子沒有西方教會那樣的權力據點,且知識份子與人民脫節,只對君王傳達先知的訊息,而非對人民,社會影響力大受侷限。

六四事件(又稱八九民運、天安門事件)後,華人知識份子提出多項檢討和反思。讓中研院代理院長王汎森印象深刻的是在一場研討會中,狄百瑞肯定學者的論述,但一直反問,「這些新思想,能不能成為建制遺產(institutional legacy)。」

王汎森認為,這句話凸顯了狄百瑞的中心思想,他看到中國傳統思想中有許多的「自由傾向」及各種走向西方民主憲政的可能性,但始終沒有實現,尤其沒有產生契約性的保證。華人世界的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現在。

中研院士、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王士元表示,他可能是狄百瑞最老的華人學生,早在1951年、狄百瑞還沒拿到博士學位,王士元就曾聽過他的課。

王士元後來走向生命科學領域,但對狄百瑞的課程仍非常著迷。他認為狄百瑞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在1950年代,研究中國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是從西方觀點出發,狄百瑞卻是從中國本體文化著手。「當時他是少數,幾十年後看來,他的作法是正確的。」10506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