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選校系考量興趣能力 參考學長姊經驗談

2016/3/6 08: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6日電)個人申請即將開跑,該怎麼選擇大學校系,適性協會建議可根據興趣和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另外也也可上IOH平台,透過學長姊經驗分享,瞭解各校系最真實的一面。

中華適性教育發展協會表示,世界改變得很快,除了少數行業可以維持很高的就業需求外,很多的行業都會受到高科技、生物技術、老齡化、全球化等衝擊的影響,產生很大變化,要能因應這些變化,最要緊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天賦與興趣。

適性協會理事長王立昇指出,適性選系就是希望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性向、興趣、能力、個性與文化背景的學系,可從兩個方向來進行考慮,一個是興趣與使命,另一個是能力與特質,兩方綜合評估後,或許就可以找到適性的學系。

在興趣與使命方面,適性協會建議考生可以捫心自問「這一生想成為怎樣的人」,找出自己嚮往的夢想,再將家庭期待與需要也納入考量,同時分析自我的優勢智能,找出對應的校系,畢竟人格特質也是選系的重要考慮因素,就像不喜歡與人對話的數理高材生,未必適合讀醫學系。

除了自己摸索外,也可參考學長姊的經驗,作為選系的參考。為了不讓學生選擇校系時一頭霧水,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也網羅超過45間大學、175個科系,約500支求學經驗講座影片,希望藉由同輩分享的經驗,讓學生有更多啟發共鳴。

考生登入IOH平台後,可依學校、學群、地區進行瀏覽,點選有興趣的校系,就能看到學長姊錄製的求學經驗分享,如果有任何問題,還可以留言詢問。

IOH創辦人莊智超表示,平台網羅許多大學生分享求學經驗,就是希望讓沒有資源、人脈的學生,也能有管道找到未來的方向,透過這些學長姊的經驗傳承,希望幫助不管是在都市或偏鄉的高三學生,都能找到能發揮自己熱情的學校和科系。10503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