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預測癌症轉移 台大跨國團隊發現關鍵分子

2015/11/11 12:40(11/11 14: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台大參與的跨國研究團隊證實,癌症轉移前會先分泌訊息分子,到特定器官組織建立環境,以利癌症轉移,未來透過抽血檢測訊息分子,就可預知癌症是否轉移及可能轉移到何處。

台灣大學今天舉行記者會,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系副教授沈湯龍參與美國康乃爾醫學院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研究已於10月28日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線上刊登。

英國外科醫生Stephen Paget曾於1889年提出癌症轉移「種子與土壤」理論,認為癌細胞如同種子,需要在已施肥的組織環境中進行轉移和成長。沈湯龍表示,當時僅是根據臨床病例資料推測出理論,現在研究團隊則進一步證實此理論。

研究團隊透過動物實驗、抽取癌症病人血液進行檢測,證實腫瘤轉移前,會釋放大量可幫助轉移的肥料,包覆在奈米級的胞泌體中,並透過細胞表面呈現的某種蛋白受體integrin,將胞外泌體傳輸到特定器官組織。

沈湯龍指出,腫瘤轉移前,會先分泌胞外泌體和訊息分子,前往特定器官組織,進而改變器官組織特性,建立適合腫瘤轉移的環境。偵測到這些訊息分子,就像包裹上的郵遞區號,就能預測腫瘤是否會轉移,以及可能轉移到何處。

沈湯龍表示,未來若應用在臨床上,只要抽取癌症病人血液樣本檢測,就可預測是否有訊息分子,以及這些訊息分子傳輸到哪些器官組織,有助於發展抑制蛋白受體的抗癌藥物,預防癌症轉移;目前也和清大合作,研發檢測晶片,希望未來能像驗孕棒一樣,提供便利、低成本的檢測方式。

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表示,癌症治療會失敗就是因為癌症轉移,癌症一旦轉移後,存活率就會降低,以乳癌為例,可能轉移到腦部、肺部、肝臟,而腦部有屏障,藥物不易進入,如果能先知道可能轉移腦部,就能選擇適合的藥物。10411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