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腹大頻尿要注意 小心卵巢癌

2015/8/18 11:32(8/18 12: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8日電)罹患卵巢癌年齡降低,一名18歲青少女因腹部變大、頻尿求診,檢查後發現罹患卵巢癌。北醫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卵巢癌是凶猛癌症,很難早期發現,應定期超音波檢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舉行記者會,公布近4年半北醫收治患者統計數據,在181例卵巢癌患者中,有69例小於40歲,比例達到40%,最近更收治一名年僅18歲的青少女。

18歲的李小姐去年因卵巢囊腫接受切除手術,報告為良性,但短短一年間左側卵巢又長出腫瘤,且有惡性徵象,考慮病患日後生育能力,以達文西手術切除左側卵巢輸卵管。

李小姐說,一開始因月經不規律發現囊腫,切除後一年又發現肚子變大,且每小時要上多次廁所,求診發現卵巢癌。

另有一名26歲何小姐,3年前出現腹部脹大症狀,還被誤以為懷孕,本來以為是工作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導致腸胃不適,經腸胃科醫師轉介婦產科檢查後確定罹患卵巢癌第一期,但切除3年後又復發。

劉偉民說,衛生福利部統計1979年到2008年卵巢癌,年齡中位數位於44歲到49歲,但北醫近4年半統計的中位數為44歲,數字也比國外統計的52至53歲低。

北醫婦產科醫師陳菁徽表示,卵巢癌早期沒有症狀,更要注意提早發現、及早治療。罹病與雌性荷爾蒙有很大關係,有5%到10%病患有家族史,若家人罹患卵巢癌,會比一般人罹病機率高3倍。危險因子包含12歲以前來經、停經晚、未生育、肥胖、子宮內膜異位、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影響。

劉偉民解釋,過去生育年齡較早且生育多胎,女性懷孕時卵巢停止排卵,可讓卵巢休息,但現代人晚婚晚育,且生育次數少,影響內在荷爾蒙,加上環境荷爾蒙、飲食西化,都可能是卵巢癌年輕化原因。

劉偉民也提醒,卵巢癌患者切除後2年內復發的機率達7成,約5年後才相對安全,呼籲女性定期檢查、追蹤。10408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