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蘋果日報自律機制盲點多

2014/12/19 13:0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9日電)蘋果日報成立「新聞自律委員會」已3年,兒少新聞處理依舊腥羶,持續蟬聯「金芭樂獎」。學者認為,自律委員會只能「by case」,難以形成長久約束力,機制運作存在盲點。

台少盟連續5年進行媒體識讀調查,蘋果日報蟬聯5屆「金芭樂獎」,包括台北捷運無差別殺人事件、張彥文情殺事件等新聞的處理,都被認為有標題聳動、過度描寫犯罪過程、圖片血腥、暴露當事人隱私等疑慮。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副教授王維菁表示,蘋果日報雖然有自律委員會,但一、二個月開一次會,大部分都是針對個別新聞做討論,難以形成長久的約束力。

王維菁以自己參與蘋果自律委員會的經驗觀察,在持續的溝通下,媒體慢慢有意識到一些問題,也試圖改善。但民眾對新聞品牌,仍持有既定的印象,如果沒有明顯改變,一般人難以察覺,這也是為何蘋果日報一直蟬聯「金芭樂獎」的原因。

王維菁認為,媒體紙本營收下降,網路即時新聞成為主要戰場,但網路不像報紙有明顯的「紅線」,缺乏明確的新聞倫理規範,就像是媒體的「新天堂樂園」,她便看過男女做愛、人獸交的影片,大剌剌登上媒體網站,這樣的現象,直到最近才稍有改善。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資源開發組組長田鏡如表示,即時新聞競爭下,媒體也要兼顧正確和專業,不能一味「搶快」。她發現許多即時新聞,第一時間都刊登了血腥照片,或是內容錯誤、套入大量刻板印象,例如捷運殺人案主嫌,第一時間就被描寫為醉漢、痴漢等。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張育菁表示,蘋果成立自律委員會後,的確有一些改變,希望每一個媒體都該成立相關組織,把關自己的新聞品質。

至於即時新聞的問題,張育菁認為媒體不該一味追逐同樣的新聞,導致每一家都「蘋果化」,應適當分流,找到自己的價值和閱聽眾群。10312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