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政治受難者判決書 日後將公開

2014/11/17 14:5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7日電)文化部為加深台灣轉型正義,向行政院爭取補償基金會1萬67件申請案,包括行政公文、判決書等,未來整理後將開放檔案供研究。

台灣從民國38年5月20日至76年7月14日止實施戒嚴,發生許多以「叛亂案」、「匪諜案」為名的政治案件;解嚴後,政府於87年12月17日設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長達15年的補償基金會今年9月結束,申請案件共有1萬67件。

文化部長龍應台今天表示,雖然卷宗資料有90%為影本,但這批資料對加深台灣轉型正義、促進人權發展是一批很重要的資料,「文化部爭取這些檔案的初衷,就是要讓歷史見到光,爭取檔案就是要打開它,讓台灣在人權路上更往前走一步」。

這批卷宗分為行政公文、歷史文件兩類,其中歷史文件都屬影本,包括判決書、自白書、案卡,檔案正本的保存機關包括檔案管理局及國防部等,這部分資料將是學者研究的重要文件。

文化部接受這批卷宗後,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卷宗,先為庫房施作恆溫恆溼設備,預計12月底可完成庫房建置;接著則是重新分類、彙整、編目、排序、裝訂全屬鬆散的卷宗。

另外,卷宗內容包括病例、指紋、血型、身分證字號、護照號碼、兵籍號碼等資料,開放前需要逐筆進行遮蔽,保護個人隱私。龍應台表示,文化部在資料開放前須符合保護個人隱私的「個資法」、又能符合資訊透明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各項法律整飭作業完成後,會盡速公開檔案,提供民眾在網路上申請使用。

龍應台說,文化部不是代表哪一個政黨或政府,是代表台灣人民對未來的態度,「文化部希望對這批文件的整理建立一個結實的機制,打開檔案是文化部的目標,但絕不可以草率」。10311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