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手指變形以為脫臼 竟然是骨折

2014/10/17 18: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17日電)嘉義市一名13歲國中男生日前在學校打籃球時,手指不慎撞傷變形,原以為是脫臼,沒想到竟是生長板骨折。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骨科暨手外科醫師林宗志今天表示,根據這名國中生形容,在搶球時,手指與籃球猛烈碰撞,瞬間產生劇痛,並看到左小指變形。

就讀國二的黃姓學生表示,當時他以為是脫臼或韌帶受傷,也就是俗稱的「吃蘿蔔乾」,後來因疼痛難耐才就醫;沒想到診斷檢查時,醫師告訴他是手指生長板骨折。

林宗志指出,一般所謂的「吃蘿蔔乾」是指打球時,手指受到外力衝擊,造成關節傷害,導致肌腱、關節韌帶受傷或變形。

他說,打球或較激烈的運動,最多的傷害是關節錯位,造成關節擠壓變形,手指會歪歪的或關節腫大;如果不及時就醫,只會拖長痊癒時間或難以痊癒。

此外,較嚴重者,還有可能傷害到關節軟骨或骨膜,甚至是生長板骨折,如果處理不當,將影響手指功能。

林宗志表示,黃姓學生正值發育階段,生長板本來就比較脆弱,經強烈撞擊,生長板移位就變成手指骨折。

他說,由於小指骨頭小,受傷後位移,穩定度也不夠,因此以植入鋼釘的方式進行矯正固定,預計6週後再取出鋼釘。10310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