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論文審查案 學者盼導正風氣

2014/7/17 14:5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7日電)屏教大離職副教授陳震遠涉嫌偽造同儕審查,遭國際期刊退稿,牽連教育部長蔣偉寧辭職。學者盼藉此機會,導正論文重量不重質、「獨尊SCI」等亂象。

陳震遠在投稿國際期刊「震動與控制(Journal Vibration and Control)」時,涉嫌利用偽造的人頭帳號進行同儕審查,英國倫敦SAGE出版公司決定撤銷與陳震遠相關的60篇文章,包含5篇蔣偉寧共同掛名的論文,導致蔣偉寧辭去教育部長職務。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表示,整個台灣學界一起拼命在製造論文,真的很奇怪,學術界製造垃圾論文、訓練跟屁蟲。國內某間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國立大學,竟然也買了核磁共振儀器,什麼研究都要「照」一下,申請高額經費,製造出一大堆輕薄短小的論文,然後一堆人掛名。

黃光國說,長久下來,台灣學者已經不知該怎麼評審自己的論文,只好倚靠國外期刊。部分學者依靠權力,讓底下的研究生、年輕學者製造大量論文,然後到處掛名,這就是陳震遠案發生的原因。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認為,台灣訂出一套獨尊「SSCI」、「SCI」的評鑑制度,讓學術界淪為論文製造工廠,論文假審查事件不只是個人學術倫理問題,而是制度設計的偏頗。

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說,現在是「教授要名要錢不要臉,學生看臉看勢不看書」,而媒體迷思大牌、迷思排名,只看表面,也為敗壞的學術風氣,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10307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