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創建市場技術 黃仁勳引領生態系共享AI果實
推薦閱讀
走一趟輝達(NVIDIA)GTC大會,更加感受新工業革命就在眼前。
今年大會展區的一處亮點,是一款已獲得美國FDA(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即將上市的外科助理。不到1公斤的微型機器手臂透過遠端機台控制,替病患進行大腸直腸手術,輝達員工也為它的「小體積」感到驚豔。
「印度很適合用吧」,一名印度與會者像打電玩般操縱著機台上的手把說道。
「一定的,印度人口那麼多,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好醫生」,展商回應。
中央社記者詢問,「是不是年輕醫生比較容易上手?」展商說明,「沒錯,但年紀大的醫生,大部分2小時內也都學會了」。
展商說,「有些老醫生經驗豐富、技術又好,只是上了年紀不能親自動刀,未來或許還是能在家替人開刀」。
輝達GTC大會劃下句點,黃仁勳用4天的時間說服許多人,距離AI能夠被企業和個人應用的時間,似乎會比想像中來得更為快速、容易。
GTC之前,感受沒有這般強烈;因為即便生成式AI迅速發展,但要怎麼讓它「為你所用」,並非只是一般大眾的課題,專業人士也有同感。
今年2月底,設於史丹佛大學的「台灣科學及科技中心」舉辦精準醫療研討會,美國心臟學會(AHA)主席吳慶明(Joseph C. Wu)被問到AI在醫藥上的應用,他說,自己不是電腦科學家,但顯然AI辨別用藥並不完美,「一定要驗證」。
3月初,舊金山加大醫學院教授、婦產科醫師錢龍(Arthur Chyan)在駐舊金山科技組的講座上,說起每次在手術房,衡量產婦「出血量多寡」總是一門很大挑戰,最近開始試著用一台AI機器,透過出血顏色來做判斷,幫助不小。
錢龍期盼有更多工具,同時坦言「電腦科學家不懂醫學、醫生不懂電腦科學」,科技界如何打造出醫生真正覺得能夠信賴且好用的AI產品,似乎是個問號。
坦白說,GTC大會勾勒出的未來場景,應用上同樣還有不少狀況。例如,XR(延展實境)展示,導覽員在向媒體解說時,示範著如何用對話方式,讓電腦設計出「蝙蝠俠超跑」,電腦卻一直說它不明白問題。
這個應用最終是讓每個人都能設計出自己喜愛的座駕,不論你懂不懂車子。
導覽員最後聳肩笑說,這只是個開端,讓生態系開發者去優化解決方案。
今年GTC大會充分展現輝達結合軟硬體創建出的強大生態系,夥伴很難離開;廠商或開發者在提供產品及服務時會遇上的問題,輝達都預先設想了。
展場裡,一家家伺服器大廠軍容壯闊,他們過往都是用自己的模組,這次秀出的產品,已經是輝達「模組化」的統一規格。業者說,很快可以跟上腳步。
輝達也攜手其他企業開發出一個個「限度樣品」,好比和緯創攜手合作智慧工廠;合作模式是,緯創運用輝達的軟體開發平台來打造類似1比1概念的工廠。
產品或服務供應商參考這樣的「限度樣品」,更容易找到機會點切入。在新創人士心中,輝達是領航者、火車頭,大家跟著它可以一起繁榮。
掌舵者是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他在GTC國際記者會上,多次談及未來,信心十足認為AI之後會變得好簡單,「很容易就能操作」。
整個生態系一起動,人人都能運用AI的那一天,似乎並不像元宇宙那般遙遠了。(編輯:張芷瑄)11303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