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等半導體廠競相投資 德供應鏈廠商可望受益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0日專電)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接連前往德國設廠,若就近尋找合作廠商,在地的默克、賀利氏、達思、愛思強等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有機會分食商機。
德國打造自主半導體產業鏈今年有初步成果,專精碳化矽(SiC)晶片的美國業者Wolfspeed、英特爾(Intel)、台積電先後宣布到德國設廠,由於這些大廠很可能就近尋找合作廠商,可望為德國高科技業注入一劑強心針。
首先是默克(Merck),除了以製藥起家,本身也是半導體材料和為工廠運輸化學品和氣體的重要廠商。
默克過去主要在台灣和美國設廠,未來可能為了就近服務客戶,增加在歐洲的投資。
默克負責半導體的執行董事華康明(Kai Beckmann)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訪問時表示,歐洲過去缺乏大型晶圓廠,最近的變化對默克是好事,「如果歐洲誕生更多晶圓廠,歐洲企業當然有競爭優勢」。
供應石英玻璃和光阻劑予半導體業者的賀利氏(Heraeus)預期,大廠到德國設廠將帶來新的訂單。
賀利氏負責半導體的經理麥茨格(Steffen Metzger)表示,「地利之便將創造新的機會」。
達思系統(DAS)專精半導體廠的廢氣和廢水處理,總部位於台積電歐洲廠的預定地德勒斯登(Dresden),未來也有機會承包台積電的業務。
達思系統執行長賴卡特(René Reichardt)表示,台積電如照規劃到德勒斯登設廠,不僅達思,許多在地供應商也可能得利。
愛思強(Aixtron)專精氮化鎵(GaN)和碳化矽晶片的生產設備,這種低耗能晶片對電動車產業尤其重要。
過去愛思強主要出口到國外,隨著Wolfspeed與德國汽車零件大廠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準備合作設廠,未來情況可能改觀。
愛思強總裁格拉維特(Felix Grawert)表示,「我們正在見證歐洲半導體業的重新壯大」,他預期與客戶的交流和創新速度將因此加快。
凱捷咨詢公司(Capgemini)半導體專家芬特爾(Peter Fintl)分析,半導體業有垂直分工的特性,生產據點遍佈全球,不過利用在地供應商可達到與競爭對手區隔的效果,德國廠商在半導體供應鏈的許多環節相當有競爭力。
他說,對德國高科技業來說,長期來看,這些規劃中的大型建廠計畫將是真正的成長動能。(編輯:韋樞)112122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