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毛巾反傾銷稅第3次落日調查 經部認定產業損害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日電)經濟部今天審查中國大陸進口毛巾產品反傾銷稅案,經調查發現,台灣毛巾產業多屬小型或微型企業,且中國製毛巾生產過剩,易以低價外銷至台灣;若停止對中國大陸毛巾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台灣毛巾產業損害可能繼續或再發生,因此作出產業損害認定。
經濟部表示,後續將產業損害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並由財政部提交關稅稅率審議小組審議是否繼續課徵。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發布新聞稿表示,「經濟部貿易救濟審議會」今天召開第1次會議,由經濟部次長陳正祺主持,會中就「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申請對自中國大陸產製進口毛巾產品繼續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調查結果進行審議。
貿易署表示,涉案貨物總稱「毛巾產品」(Towelling Products),財政部自民國95年6月1日起對中國大陸毛巾產品課徵反傾銷稅,經過2次落日調查後繼續課稅迄今,今天為第3次落日調查。
貿易署說明,落日調查案繼續課稅的要件是,財政部與經濟部分別認定傾銷及損害可能因停止課徵反傾銷稅而繼續或再發生,而財政部先前已認定中國大陸涉案貨物的傾銷,可能因停止課稅而繼續或再發生。
貿易署表示,經調查發現,台灣毛巾產業多屬小型或微型企業,在政府對中國大陸涉案貨物課徵反傾銷稅期間,涉案貨物進口量大幅減少,但自109年起又開始增加,只是售價高於國產品平均價格;台灣毛巾產業營運狀況雖已有好轉,但仍處於易因傾銷影響而受到損害的狀況。
貿易署指出,中國大陸毛巾產業低端產品生產過剩,市場競爭激烈,極易以低價外銷。近年因中國大陸部分主要出口市場受限,且與台灣地理位置鄰近、運輸成本低,並已在台灣建立長期合作行銷通路,台灣極可能再度成為中國大陸的出口目標市場。
貿易署表示,鑒於上述原因,如果停止對中國大陸毛巾產品課徵反傾銷稅,中國大陸極可能再度低價大量出口涉案貨物至台灣,在目前台灣需求有限下,毛巾產業損害可能繼續或再發生。
經濟部補充說明,今年9月26日組織改造上路後,設置「經濟部貿易救濟審議會」審議貿易救濟案件的相關認定,幕僚作業則由貿易署負責,今天為「經濟部貿易救濟審議會」首次召開會議。(編輯:林克倫)112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