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去年第三方支付代收付日均餘額 全未達納管電支門檻

2023/3/16 18:35(3/16 19: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6日電)第三方支付是否須監理升級為電子支付,金管會今天公布調查結果,有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2022年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新台幣10億元,但未有業者超過20億元納管電支門檻。

根據現行規定,第三方支付業者若年度代理收付日均餘額超過20億元,必須向金管會申請電支業務許可,納入金管會監管範圍。金管會今年2月函請市場上具一定規模的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2022年度保管代理收付款項總餘額等相關資料,並限3月15日回函。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公布第三方支付業者回函結果,2022年度第三方支付業者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日均餘額均未超過20億元的納管電支門檻,針對相關數據資料,金管會將再進行後續確認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有6家第三方支付業者2022年度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日均餘額超過10億元、但未達20億元納管門檻,除了2021年就上榜的樂購蝦皮、綠界科技、拍付國際,再增加LINE Pay、藍新及Foodpanda3家業者。(編輯:楊凱翔)11203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