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7月工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同月最高 年增寫30紅紀錄

2022/8/23 16:15(8/24 01: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統計,7月工業生產指數135.9,年增1.12%;製造業指數為136.88,年增1.03%,指數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且連30紅紀錄。圖為高雄市鹽埕區馬達製造業者工作情形。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1年8月23日
經濟部統計處23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統計,7月工業生產指數135.9,年增1.12%;製造業指數為136.88,年增1.03%,指數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且連30紅紀錄。圖為高雄市鹽埕區馬達製造業者工作情形。中央社記者董俊志攝 111年8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鴻達台北23日電)受惠於國際品牌行動裝置新品拉貨效應,經濟部今天公布7月工業生產、製造業生產指數,指數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且連30紅紀錄,不過展望未來,全球經濟趨緩與終端需求下降等黑天鵝因素,經部估計8月製造業年增率恐翻黑。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7月工業生產統計,其中工業生產指數135.9、年增1.12%;製造業指數136.88、年增1.03。累計今年前7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4.43%,製造業年增4.56%。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7月受惠於國際品牌行動裝置新品拉貨效應,加上新興科技及企業數位轉型需求持續,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強所致。

觀察主要產業別,電子零組件業指數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9.26%,成為製造業生產成長推升最大貢獻者,其中積體電路業在手機新品備貨效應、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相關晶片需求續強下,年增高達21.89%。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12.2%,經濟部表示,雲端資料服務需求強勁,帶動伺服器、路由器、交換器及電腦設備零件等生產續增所致。

不過液晶面板及其組件業年減41.92%,已連續第4個月負成長,黃偉傑分析,主要來自TFT-LCD面板因電視、筆電等產品需求疲弱而減產。

傳統產業方面,黃偉傑指出,因終端市場市況不佳,客戶進行庫存調整,下單轉趨保守,加上部分大廠進行設備維修影響產出,導致化學原材料業年減18.36%、基本金屬業年減19.55%、機械設備業年減6.71%

黃偉傑分析,這是因全球景氣走緩,廠商設備投資意願轉趨保守,加上動力手工具等部分產品,因客戶去化庫存而減少下單所致,但所幸有半導體產業擴廠、自動化設備需求仍強勁的拉抬,抵銷部分減幅。

汽車及其零件業則是繳出年增7.16%好成績。黃偉傑分析,這是因暑期銷售旺季加碼祭出優惠方案,以及新車上市熱銷,激勵小型轎車、電動小型轎車及小型貨車等增產,加上汽車零組件外銷訂單增加所致。

至於近期中國四川限電,黃偉傑認為不會對台灣製造業有太大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則有好有壞,主因包括筆電組裝、面板製造,因供過於求減少衝擊,但限電時間若拉長,可能會產生轉單效應。

展望後續,經濟部認為,隨著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加上新興科技及企業數位轉型持續擴展,以及半導體廠商擴增產能,可望挹注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續呈活絡。

不過黃偉傑強調,俄烏戰情膠著、通膨壓力居高不下,拖累全球經濟放緩,目前觀察到產業鏈庫存調整與疫情反覆等因素,將抑制終端市場需求,進而影響台灣製造業生產表現。

統計處預估8月製造業指數將落在137.4至141.4之間,並預估年增率可能翻黑,介於年減0.5%至年減2.4%之間。(編輯:潘羿菁)1110823

(圖取自經濟部統計處網頁dmz26.moea.gov.tw)
(圖取自經濟部統計處網頁dmz26.moea.gov.tw)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