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軍火商是好是壞?俄烏戰令ESG投資標準陷兩難

2022/3/30 16: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0日綜合外電報導)蒲亭的侵略野心不只打亂了全球政治和經濟前景,包括近年席捲國際投資界及產業界的ESG潮流,也遭到挑戰:軍火商是破壞者還是保護者?能源「脫俄」會否延遲全球抗暖化?

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是全球商界的新顯學,主要國家和產業在這領域的相關投資動輒以兆元計,台灣企業和政府也在近年積極投入,包括提出承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時間表等。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也為ESG帶來新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撤出俄國市場。耶魯大學教授宋能菲爾德(Jeffrey Sonnenfeld)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0家跨國企業撤離或減少、凍結在俄國的業務。不過,歐洲金融雜誌(Euromoney)提出一個尷尬的問題:2014年蒲亭(Vladimir Putin)侵略克里米亞的時候,追求ESG原則的投資者們難道不該在那時候就撤出嗎?

第2個挑戰是能源轉型。在許多國家提出節能減碳、廢核、朝向再生能源轉型的規畫中,天然氣是重要的過渡期能源,它也正是西歐國家最仰賴俄羅斯供應的貿易項目。根據能源智庫Ember在30日發布的報告,雖然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去年在全球電力占比首度超過10%,但燃煤的成長率也創下1985年以來的新高,原因是過去兩年全球天然氣價格大漲,讓亞洲國家如中國、印度大舉靠向燃煤。

侵烏戰爭下,歐洲面臨要與俄國能源脫鉤的壓力,市場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指出,歐洲恐將因此增加對煤的投資,衝擊全球抗暖化的減碳目標。

再者,摩根大通(JPMorgan)ESG投資研究主管赫克爾(Jean-Xavier Hecker)接受彭博(Bloomberg)訪問表示,ESG投資者開始關切侵烏戰爭使軍武企業股票大漲,是否該重新考慮這類過去被視為不道德的投資標的。

彭博報導,為軍武產業遊說的人士主張,歐盟的立法者應該開始將武器視為對ESG友善的投資,因為它們也可以是保護民主的工具。反對者則質疑這種論調明顯忽略了槍砲本質上該為成千上萬的死者負責。

這場戰爭究竟會對ESG趨勢帶來多少改變?哈佛大學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企業治理論壇提出了5個教訓:

1.價值和價值觀會相互作用。過去幾週全球對自由主義的國際秩序、法治、民主和人權出現前所未有的支持,企業對此也不再能袖手旁觀,因為價值觀會影響企業的價值,而追求企業的長期價值正是ESG的目標。

2.全球化之下,黑天鵝事件帶來的危機會被放大,因此企業需要新的危機管理劇本。過去幾週的戰爭就考驗企業面對危機時的韌性。

3.地緣政治風險捲土重來了。後冷戰時期帶來相對和平繁榮的日子告終,從大量企業這次撤出俄國可知,外資數量多並不保障在當地投資就會安全,如今企業該重新檢視他們投資在各國的法治、人權和威權統治者狀況了。

4.ESG仍將持續演進。烏克蘭戰爭提供的重要教訓是,朝向低碳社會轉型時,需要將這類意外干擾因素的影響考慮進去。

5.重視ESG是為了獲得長期價值。雖然目前世人聚焦在烏克蘭,但氣候變遷對人類的風險仍然存在,減輕戰爭或Covid-19帶來的損害,應與追求企業長期價值所需的投入分別看待。(編輯:黃自強)11103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