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批發、零售與餐飲營業額寫最強2月 第1季齊拚新高

2022/3/23 18:03(3/23 18:3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23日電)經濟部今天公布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分別為8647億元、3147億元及719億元,齊創同月新高,預期在全球景氣穩健成長、政府放寬防疫管制下,批發、零售首季營業額可創歷年同期新高;餐飲則有望寫下歷史單季新高紀錄。

經濟部統計處下午公布111年2月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態調查結果。批發業營業額為8647億元、年增7%;零售業為3147億元,年增0.2%;餐飲業為719億元,年增0.1%,三者皆寫歷年同月新高。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全球景氣穩定成長、終端需求增加,加上半導體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續居高檔,帶動機械器具、建材、化學材料等批發業成長,分別年增16.5%、13.6%、7.3%。

雖然汽機車則因車用晶片短缺導致供應緊縮,年減14.3%、食品菸草則因去年比較基期較高,年減7%,不過,就整體而言,表現仍相當亮眼,2月8647億元、年增7%,為連續16個月正成長。

零售業方面,黃偉傑指出,電子購物及郵購業在促銷活動挹注下,年增13.3%;汽車零售業因部分進口車到港,加上業者調漲價格,推升營業額表現,年增5.4%;燃料零售業則受惠油價飆漲,年增11.6%。

不過,綜合零售業卻年減3.6%,進一步觀察僅超級市場成長4%,百貨公司年減1.1%、便利商店年減7%、量販店年減11%。

黃偉傑分析,受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部分百貨公司業績下滑,便利商店與量販店則逢春節後的消費淡季,加上連日降雨影響民眾外出意願所致。

至於餐飲業,黃偉傑說,餐館業年減0.6%,主要是天氣濕冷衝擊外出客流量。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則因今年開學日較早,供餐時間變多,呈現雙位數成長,年增11.7%,增幅為105年3月以來最高。

展望未來,批發業因全球景氣穩定成長、智慧手機新品上市、新興科技應用續強及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預估營業額續呈增勢,3月為1兆879億元至1兆1186億元,年增6.5%至9.5%;首季為3兆744億元至3兆1051億元,可望寫下歷年同季新高,年增8.9%至9.9%。

零售業因部分百貨公司提前推出母親節檔期活動,加上政府放寬防疫措施、開放商務人士台來,預期營業額持續成長,3月為3312億元至3410億元,年增1.5%至4.5%;首季為1兆377億元至1兆475億元,同樣可望創歷年同季新高,年增2.8%至3.8%。

餐飲業同樣隨著國內疫情趨緩,加上業者展店、推出促銷,3月為662億元至682億元,年增1.5%至4.5%;首季預估為2139億元至2159億元,改寫歷年單季新高紀錄。

黃偉傑指出,在政府實施邊境管制前,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108年國外觀光客的餐飲消費占整體營業額近1成,對餐飲業而言,最大的敵人就是疫情,若疫情穩定、邊境管制逐漸鬆綁,絕對有助營業額提升。

不過,黃偉傑也指出,通膨壓力不容小覷,初始物價調升後將拉抬營業額,但壓力到頂點時,民眾會減少支出,代表消費力道開始緊縮,「這會是一個很大的變數」,要持續觀察。(編輯:楊蘭軒)11103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3